
品评;鉴定。《汉书·扬雄传下》:“爰及名将尊卑之条,称述品藻。” 颜师古 注:“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质。” 唐 刘知几 《史通·杂说上》:“如 班 氏之《古今人表》者,唯以品藻贤愚,激扬善恶为务尔。” 宋 梅尧臣 《次答黄介夫七十韵》:“好论古今诗,品藻笑 钟嶸 。” 章炳麟 《论式》:“人自以为 杨鎦 ,家相誉以 潘 陆 。何品藻之容易乎?”
“品藻”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双重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基本释义
指对人物德行、才能等进行鉴别和评论,带有等级划分或文质评价的意味。例如《汉书》提到“称述品藻”,即通过品评人物来区分其高下。
历史用法
古代文献中常用于描述对历史人物或文学作品的评价,如《南齐书》中“品藻人才”即指对人才的分类评述。唐代刘知几的《史通》也提到“品藻贤愚”,强调对善恶的评判。
现代延伸
可泛指对事物的评论,如“品藻古今”指对历史与现实的批判性分析。
指一种浮萍科植物,学名Lemna trisulca,主要特征包括:
该词需结合语境理解:在人文领域侧重“评价”,如“重品藻”指重视人物品评;在植物学中则特指一种水生植物。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或植物学资料。
品藻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品”和“藻”两个字组成。
“品”字的部首是口,总共有3个笔画。而“藻”字的部首是艸,总共有16个笔画。
“品”字最早出现在古代甲骨文中,表示品质和品德。而“藻”字最早出现在金文中,表示草类植物。两个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品藻”的意思。
在繁体字中,“品”字的形状与简体字基本相同。而“藻”字则被写作“藹”,形状有所不同。
在古代汉字中,“品”字和现代汉字基本相同。而“藻”字的写法则略有不同,如篆书中的写法为“艸八示”。
他的言行举止无不彰显出高尚的品藻。
品质、品味、藻鉴、美藻等。
美德、道德、高尚等。
恶劣、品行不端、下流等。
八伯邦寄表扬鄙媟播出不得开交春草麤迹大本杕社黩礼放乖泼佛阁高冠博带割肠枸那祼享骨溜溜寒霭黑鳢获厎货贡家巷界沟借题发挥机梭九关积愚军师举声锔子科学社会主义了解情况留运卢女旄幢命旅努出蟠屈缭纠朴静皮亚诺公理绮筵取解肉荳蔻三从桑织上元节删抹甚感诧异视财如命识达手货水职邃路恬澜痿躄现钞闲接推理仙李蟠根小白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