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品藻的意思、品藻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品藻的解釋

品評;鑒定。《漢書·揚雄傳下》:“爰及名将尊卑之條,稱述品藻。” 顔師古 注:“品藻者,定其差品及文質。” 唐 劉知幾 《史通·雜說上》:“如 班 氏之《古今人表》者,唯以品藻賢愚,激揚善惡為務爾。” 宋 梅堯臣 《次答黃介夫七十韻》:“好論古今詩,品藻笑 鐘嶸 。” 章炳麟 《論式》:“人自以為 楊鎦 ,家相譽以 潘 陸 。何品藻之容易乎?”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品藻”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雙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人物品評與鑒定

  1. 基本釋義
    指對人物德行、才能等進行鑒别和評論,帶有等級劃分或文質評價的意味。例如《漢書》提到“稱述品藻”,即通過品評人物來區分其高下。

  2. 曆史用法
    古代文獻中常用于描述對曆史人物或文學作品的評價,如《南齊書》中“品藻人才”即指對人才的分類評述。唐代劉知幾的《史通》也提到“品藻賢愚”,強調對善惡的評判。

  3. 現代延伸
    可泛指對事物的評論,如“品藻古今”指對曆史與現實的批判性分析。


二、植物名稱

指一種浮萍科植物,學名Lemna trisulca,主要特征包括:


該詞需結合語境理解:在人文領域側重“評價”,如“重品藻”指重視人物品評;在植物學中則特指一種水生植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或植物學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品藻

品藻是一個漢字詞語,由“品”和“藻”兩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品”字的部首是口,總共有3個筆畫。而“藻”字的部首是艸,總共有16個筆畫。

來源

“品”字最早出現在古代甲骨文中,表示品質和品德。而“藻”字最早出現在金文中,表示草類植物。兩個字合在一起,形成了“品藻”的意思。

繁體

在繁體字中,“品”字的形狀與簡體字基本相同。而“藻”字則被寫作“藹”,形狀有所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品”字和現代漢字基本相同。而“藻”字的寫法則略有不同,如篆書中的寫法為“艸八示”。

例句

他的言行舉止無不彰顯出高尚的品藻。

組詞

品質、品味、藻鑒、美藻等。

近義詞

美德、道德、高尚等。

反義詞

惡劣、品行不端、下流等。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