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陵谷的意思、陵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陵谷的解释

(1).《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毛 传:“言易位也。” 郑玄 笺:“易位者,君子居下,小人处上之谓也。”后因以“陵谷”比喻君臣高下易位。《魏书·拓跋渊传》:“臣以疏滞,远离京輦,被其构阻,无所不为。然臣昔不在其后,自此以来,翻成陵谷。”

(2).比喻自然界或世事巨变。 北周 庾信 《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是以勒此丰碑,惧从陵谷,植之松柏,不忍凋枯。” 唐 韩偓 《乱后春日途经野塘》诗:“眼看朝市成陵谷,始信 昆明 是劫灰。” 清 赵翼 《游狮子林题壁》诗:“数百年来几陵谷,此犹坚完缝不裂。” 郭沫若 《西江月》词:“能教沧海变桑田,陵谷一朝转换。”

(3).丘陵和山谷。 唐 韩愈 《杂说》之一:“然龙乘是气,茫洋穷乎玄间,薄日月,伏光景,感震电,神变化,水下土,汩陵谷。” 宋 苏轼 《飓风赋》:“鼓千尺之涛澜,襄百仞之陵谷。吞泥沙於一卷,落崩崖於再触。”

(4).指陵墓。 清 顾炎武 《十月二十日奉先妣葬于先曾祖兵部侍郎公墓之左》诗:“六十年间事反覆,到今陵谷青模糊,止存松楸八百树,夜夜宿鸟还相呼。”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陵谷"是汉语中兼具自然地理与哲学隐喻的复合词。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四个层面:

  1. 本义解析

    指山陵与深谷的地貌特征,《现代汉语词典》释为"山岭和溪谷的合称",常用于描述地势起伏的自然景观。如《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即展现地貌剧变的自然现象。

  2. 哲学引申

    《辞源》指出该词衍生为"世事变迁"的象征,源自《周易》阴阳转换思想。汉代郑玄注《周易》时强调"陵谷相代"暗含盛衰更替的辩证关系,成为古代文人表达社会变革的经典意象。

  3. 典源考据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揭示构词理据:"陵,大阜也;谷,泉出通川为谷",二字组合形成空间对立概念。唐代孔颖达疏解《毛诗正义》时,将此地理概念延伸至"君子立德,不畏世变"的人格修养层面。

  4. 现代应用

    当代《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收录其双重用法:既保留"山川地貌"的实体指称,如地质学文献中"陵谷交错"的描述;也延续"沧桑巨变"的比喻功能,常见于历史哲学论述,如"互联网时代的陵谷之变"等现代表达。

该词条释义综合参考了商务印书馆《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华书局《辞源》(第三版)、上海辞书出版社《汉语大词典》等权威辞书编纂成果,其语义演变轨迹印证了汉语词汇"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造字规律。

网络扩展解释

“陵谷”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汉语词汇,其解释需结合语境和历史演变:

  1. 本义:丘陵与山谷
    指自然地形中的山丘和低洼地带,如韩愈《杂说》中“汩陵谷”描述自然地貌特征。

  2. 比喻君臣地位颠倒
    源自《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引申为统治者与臣民身份错位,反映社会等级动荡。

  3. 象征自然或世事巨变
    用于形容沧海桑田般的剧烈变迁,如庾信碑文中“惧从陵谷”,郭沫若诗句“陵谷一朝转换”均体现此意。

  4. 代指陵墓
    古代文献中偶以“陵谷”借指帝王坟墓,如《魏书》相关记载。

  5. 现代引申:人生或命运起伏
    部分现代解释(如查字典)扩展为形容人生境遇的波动,但此用法权威性较低。


提示:以上释义以古籍用例为主,引用来源中高权威性网页(如沪江词典、HttpCN词典)更侧重前4项核心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编配逼射不经事不逊残落册命超殊辍弃疵瑕代越庖俎倒冠落珮颠毛种种断亡贩输峯巅分宵赋索复卒甘乳格法功牌乖疏归根结柢诡姽槐幄欢待画堂春嘉遯江南曲嘉荣芥视接翼基价荆国絶特老饕帘旌立朝夕龙虎旗龙香砚沦逸马驮子满破着妙手偶得呶嚷判处评吊切音欺天诳地入仕邵父省垣淑慝四赋损人外妻为从窝停主人诬矫霞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