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正的意思、大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正的解释

(1).中正。《易·大畜》:“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三国志·蜀志·后主传》:“公恢崇德度,深秉大正,不惮屈身委质,以爱民全国为贵。” 明 高启 《送张进士会试》诗:“坐令王纲復大正,乾枢共仰天中旋。”

(2).官名。《书·冏命》:“今予命汝作大正,正于羣僕侍御之臣。” 蔡沉 集传:“大正,太僕正也。”《逸周书·尝麦》:“是月,王命大正正刑书。” 朱右曾 校释:“大正,盖司寇也。”

(3).太白星的别名。《史记·天官书》“察日行以处位太白” 张守节 正义引《天官占》:“太白者……一名大正。”

用兵征伐。《书·武成》:“惟有道,曾孙 周王发 ,将有大正于 商 。” 孔 传:“大正,以兵征之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大正”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是综合多个权威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中正、公正
    源自《周易·大畜》的“其德刚上而尚贤,能止健,大正也”,指品德刚健、崇尚贤能,行为符合中正之道。后引申为形容人品德高尚、行为正直,如《三国志》中“深秉大正”即强调公正无私的治国态度。

  2. 官名
    古代官职名称,见于《尚书·冏命》和《逸周书·尝麦》,指太仆正或司寇等职位,负责管理侍从或刑狱事务。

  3. 太白星别名
    古代天文学中,太白星(即金星)的别称,出自《史记·天官书》张守节注引《天官占》。


二、扩展含义

  1. 用兵征伐(古代用法)
    见于《尚书·武成》“将有大正于商”,指以武力征讨,此用法较为罕见。

  2. 日本年号
    指日本大正天皇在位期间(1912年7月30日—1926年12月24日)的年号,标志日本近代化的重要阶段,如“大正文学”即该时期的文学流派。


三、成语用法

作为成语,“大正”强调正直无私的品德,多用于正式评价或道德教育场景。例如:“他处事大正,深得众人信服”。


四、例句参考

如需进一步了解日本大正时代的历史背景,可参考权威历史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大正(dà zhèng)这个词起源于日本历史时期的大正时代,意为“伟大的正统”。大正的拆分部首是大(dà)和正(zhèng),大部首表示字的主体构造,正部首表示字的意义。它的笔画数目为6。《大正》这个词在中文中一般指代大正时代,亦可指代这一时期的日本社会、文化和历史等方面。 在繁体字中,大正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即「大正」。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大正的字形与现代略有差异。通常以直横竖撇捺组成,但具体写法因字形演变而略有差异。 例句: 1. 大正时代是日本现代化的起点。 2. 他们在大正年间建立了许多先进的工业和教育制度。 组词:大正政府、大正文学、大正民主等。 近义词:盛世、鼎盛、繁荣。 反义词:混乱、衰落、败落。 希望这个回答对您有帮助!如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