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拓墨的意思、拓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拓墨的解释

(1).拓取碑刻或器物上的文字、花纹、因用墨色,故称。 黄侃 《说文略说·论说文所依据下·字体之依据》:“当时拓墨之法未兴, 许君 未必能遍见,故《説文》中絶无注出某彝器者。”

(2).拓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拓墨,又称“拓印”或“捶拓”,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复制碑刻、青铜器铭文、画像砖石等器物表面文字或图案的独特技艺。其核心含义指:将湿润的纸张覆盖在器物表面,用墨扑打,使文字或图案以墨迹的形式清晰地呈现在纸上的过程及结果。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 字义与基本概念

二、 拓墨工艺的核心步骤

  1. 清理上纸:首先清理碑刻或器物表面,确保图文清晰无污垢。将韧性好的薄纸(如宣纸)用水湿润后紧密覆盖在器物表面,用毛刷或打刷轻轻捶打或扫刷,使纸张完全贴合并陷入图文凹陷处。
  2. 上墨:待纸张稍干(约七八成干)时,用蘸有适量墨汁的拓包(通常由绸布包裹棉花制成)在纸面上轻轻、均匀地扑打。凸起的部分会沾上墨变黑,而凹陷的图文部分因纸张未接触墨包而保持纸的原色(多为白色)。
  3. 揭取:待墨迹干透后,小心地将纸张从器物上揭下。最终得到的是图文与原物凹凸相反的复制品:原物凸起处为黑底,原物凹陷处(即文字笔画或图案线条)为白(或纸色)。

三、 拓墨的价值与文化意义

总结来说,“拓墨”是一项通过湿润纸张覆模、墨色扑打来精确复制金石等器物表面图文信息的传统技艺及其成果(拓片),在历史文化传承、学术研究和艺术领域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拓墨”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tà mò,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技法层面
    指用墨色拓取碑刻、器物表面的文字或花纹的技艺。操作时,通常将纸张覆盖在碑刻或器物表面,通过轻拍、按压等方式,使墨迹渗透并形成复制品。这一过程既能保留原作的细节,又便于传播和保存。

  2. 结果层面
    也指通过上述技法制作的复制品,即“拓片”。例如古代学者通过拓墨技术保存青铜器铭文或碑刻内容,弥补直接观察的不足。

应用与意义
拓墨技艺在古代多用于复制书法、碑刻或文物纹样,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技术。现代仍应用于博物馆、图书馆等领域,用于文物研究或展览。学者黄侃曾提到,汉代因拓墨技术未普及,导致《说文解字》中未标注具体器物来源。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语境中“拓墨”可能侧重技法或结果,需结合上下文判断。

别人正在浏览...

暗弱八卦炉白马长史邦祀比际辟吏蔽塞朝达宠存颠沛流离凋变吊愍东迁锋快缝纫革役贵昌合脊忽而毁瓦画墁魂飞魄扬江梅脚弓交唾靖节征士皲皴来格连村灵猋零逋六说白道漏逸鲁叟莫辨楮叶潘左萍蓬慊慊清脆清方轻清诠译日兄辱残删薙生卉身章试铺手指霜臯水味疏韵苏门四学士檀脸天缘奇遇同恶偷安徒属违天逆理侠介屣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