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一种无益有害的行为。《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 ﹞曰:‘有人於此,毁瓦画墁,其志将以求食也,则子食之乎?’” 赵岐 注:“ 孟子 言人但破碎瓦,画地则復墁灭之,此无用之为也,然而其意反欲求食,则子食乎?” 焦循 正义:“瓦破碎,则无能造屋;所画界圬灭,则等差无所验。是皆以有用为无用也……谓新圬之墙,而用锥刀釐划之义,亦通。” 章炳麟 《五无论》:“将其藉兹遣日,如毁瓦画墁者所为耶?”
“毁瓦画墁”是一个古代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以下信息进行解析:
该成语字面指“打碎屋瓦,涂灭已画好的田地界线”,比喻无益且有害的行为,即看似忙碌却毫无实际价值,甚至可能造成破坏的举动。
源自《孟子·滕文公下》。孟子曾以“毁瓦画墁”举例,质问若有人破坏瓦片、涂乱田界却以此求食,是否值得给予报酬,借此讽刺无意义的行为不应得到回报。
部分解释提到“比喻才艺差劲”(如),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古籍或主流词典,可能为现代引申义,需结合语境谨慎使用。
可描述某些表面忙碌却无实质贡献的行为,例如:“项目组若只顾开会不落实,便是毁瓦画墁,徒耗资源。”
该成语强调行为与目的的错位,核心在于“无益有害”。使用时需注意其贬义属性及古典语境来源。
《毁瓦画墁》是一个成语,意为破坏、摧毁瓦片画墙。这个成语比喻毫无顾忌地破坏美好的事物或景象。
《毁瓦画墁》的拆分部首是:“殳”、“瓦”和“土”,共6笔。
《毁瓦画墁》出自《晋书·王洪传》:“府邸画墁,有中溃坏,人咏曰:‘毁瓦画墁’。”意为当时有人咏史官王洪所居府邸内的画墙中间倒塌,人们一听之下以“毁瓦画墁”来表达对此景的遗憾和痛惜。
繁体字:毀瓦畫磛。
在古代,成语《毁瓦画墁》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义相同。
他们不顾生态保护,毁瓦画墁地建起了一座巨大的工厂。
毁坏、瓦片、画墙
破门而入、破罐破摔
保护、修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