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同作恶。亦指共同作恶者。《左传·昭公十三年》:“对曰:‘无与同好,谁与同恶?’” 陆德明 释文:“好、恶,并如字。”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 马季长 佞媚获誚, 蔡伯喈 同恶受诛。” 元 刘壎 《隐居通议·杂录》:“其同恶在某处,姓名、状貌,悉以西邻指之。” 郭希仁 《从戎纪略》:“﹝ 韩映堃 ﹞遂与同恶 张秉祥 等,乘机鼓煽各刀匪,并代为部勒。”参见“ 同恶相求 ”。
同恶是汉语中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指“共同作恶”或“共同参与罪恶行为”。根据《汉语大词典》解释,“同恶”既可指共同作恶的行为,也可指共同作恶的群体。该词由“同”(共同)与“恶”(罪恶)组合而成,强调集体参与的负面性质。
在古籍中,“同恶”常见于对群体性恶行的描述。例如,《左传·昭公十三年》记载:“同恶相求,如市贾焉”,比喻恶人互相勾结、谋求私利。此用法突显了“同恶”的社会危害性。
从构词法分析,“同恶”属于偏正结构,其中“同”修饰“恶”,词性为动词或名词,具体需结合语境判断。近义词如“朋比”“狼狈为奸”均强调共同作恶,而反义词如“独善”“嫉恶如仇”则体现对立的道德立场。
参考来源:
“同恶”是一个汉语成语,具有以下详细解释:
指与恶势力或邪恶行为共同作恶,也泛指共同作恶的人或群体。其核心含义包含两层:
词源构成:
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反义词: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历史或法律语境。需注意与“同恶相济”(指坏人互相勾结)等相似成语区分。
白饭青刍边急草衣木食册拜岑蔚篡逐刀槊大衣地黄斗姆堆积作用耳倕甘澍跟房海兽洪沟鸿印黄梁一梦护牌兼烛蹐地局天激动戒奢宁俭诘治静处浄都静字酒仙翁棘正句驳铠袄乐欲领统砻糠録事门楣庙议螟蝗募捐檷木牛尾狸起馆秋祺七液仍岁仁姑三合会三门干部商海声东击西释服示飨唆诈条法铁砚文过饰非窝里朵瑕疵香火祠象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