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擡策”。扬鞭策马。 唐 曹唐 《病马》诗之五:“ 王良 若许相擡策,千里追风也不难。”
关于“抬策”的详细解释如下:
“抬策”是一个汉语词汇,核心含义为扬鞭策马,即挥动马鞭驱赶马匹前行,常用于形容驾驭马匹或表达行动迅捷的状态。
唐代诗人曹唐在《病马》诗中写道:“王良若许相擡策,千里追风也不难。”此句以“抬策”比喻善用良马与策略,可达成远大目标。
部分资料(如)将其解释为“提出计策”,但该释义权威性较低,且未见古籍佐证。主流观点仍以“扬鞭策马”为准。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少使用,多见于古典文学或特定语境,如描述历史场景或比喻高效行动。例如:“他抬策疾驰,如箭离弦。”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词义,若需考证古籍,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汉典(zdic.net)的权威释义。
《抬策》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请指点,征求意见或建议。这个词常常用于公文、书信等场合,表示对他人的思路、见解或意见的征求和尊重。
抬策的拆分部首是手,拆分笔画是7画。其中,手部分是左边的一部分,表示动作,而后面的策表示奏章、建议。
抬策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在古代,朝廷和贵族为了征询意见和建议,会派人抬一本征求意见的奏章或书信。因此,“抬策”一词逐渐形成了“请指点、征求意见”的含义。在繁体字中,“抬策”保留了与简体字相同的形状和意义。
古代汉字的写法往往与现代有所不同。在古代,抬策一词的写法有时会将“手”部分写为“扌”,而“策”部分则与现代相同。
1. 我在写这份报告的时候遇到了困难,请您抬策一下。
2. 领导对我们的计划提出了批评意见,我觉得很受启发,这是很好的抬策。
请抬、指点、意见、建议
近义词:请教、征求、征询
反义词:独断、自行其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