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枭弁的意思、枭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枭弁的解释

称凶恶的武夫。 清 周亮工 《书影》卷二:“每御一妇,輒斩其首,安得有如许妇人供其宰割耶?此等事不宜浪传,恐梟弁借为口实。”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枭弁”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由“枭”和“弁”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其含义需结合两字的古义及古代社会文化背景来理解。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字义分解与核心含义:

    • 枭 (xiāo):
      • 本义指猫头鹰一类的鸟。在古代文化中,猫头鹰常被视为凶猛、不祥之鸟,或因其夜行性、叫声凄厉而被赋予负面联想。
      • 引申义:凶猛、强悍、勇健。例如,“枭雄”指骁悍雄杰、有野心的人物(常含贬义),“枭将”指勇猛的将领。
      • 再引申义:魁首、头目(多指强横不法者)。如“毒枭”。
      • 在“枭弁”中,“枭”主要取其“凶猛、强悍”的引申义。
    • 弁 (biàn):
      • 本义指古代男子戴的一种帽子,有皮弁(武官所戴)和爵弁(文官所戴)之分。
      • 引申义:代指武官、武士。因为皮弁是武官的标志性装束,故“弁”常用来指代低级武官或兵士,如“弁兵”、“马弁”。
      • 在“枭弁”中,“弁”取其“武官、武士”的引申义。
    • 组合义: 将“枭”的凶猛强悍与“弁”的武官身份结合,“枭弁”意指凶猛强悍的武官或兵士。这个词通常带有贬义色彩,强调其人的凶狠、蛮横或桀骜不驯,而非褒扬其勇武。
  2. 引申义与语境色彩:

    • 贬义倾向: “枭弁”一词在古籍中出现时,常用来形容那些依仗武力、行为凶暴、不服管束或欺凌弱小的武人、兵痞。它隐含了对这类人物品性或行为的负面评价。
    • 身份特征: 特指具有武职身份的人,区别于一般的凶徒或盗匪。其凶狠与其官方或半官方的身份相结合,更显其危害性或难以约束。
    • 历史语境: 这个词多见于明清小说或笔记中,反映了当时社会对部分军纪败坏、欺压百姓的官兵形象的刻画。
  3. 古籍例证(体现用法与含义):

    • 清代李伯元所著谴责小说《官场现形记》中就有使用“枭弁”一词的例证,用以描绘那些骄横跋扈的武官形象。例如:“这些枭弁,仗着手里有几杆洋枪,便横行乡里,鱼肉百姓。”
    • 清代陈其元所著笔记《庸闲斋笔记》中亦有类似记载,描述了某些兵勇的凶悍不法行为,可归入“枭弁”之列。

“枭弁”是一个古汉语合成词,意指凶猛强悍、常带蛮横不法色彩的武官或兵士。其核心在于强调武职身份(弁)与凶悍性情(枭)的结合,并在历史文献中多用于贬义语境,形容那些恃强凌弱、难以管束的军人形象。理解该词需结合“枭”的凶猛义和“弁”的武官义,并置于古代社会军事制度与吏治状况的背景之下。

网络扩展解释

“枭弁”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主要如下:

一、基本释义

二、字源解析

  1. “枭”(xiāo):
    • 本义为一种凶猛的鸟(如猫头鹰)。
    • 引申义:①勇猛、强悍(如“枭将”“枭骑”);②私贩食盐者(如“盐枭”);③悬挂人头(如“枭首示众”)。
  2. “弁”(biàn):
    • 指古代男子戴的帽子,后引申为低级武职的代称(如“武弁”“马弁”)。

三、例句与用法

四、总结

“枭弁”属于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多见于历史文献或文学作品中,需结合语境理解其贬义特质。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语辞海》或《书影》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百疏八级工资制保险豹子碧遥遥嶓冢补还蚕台差阑辞家大惑邓萧冬景天独头政治反市飞来剪傅父龟顾国仇家恨红罗熸燧基础设施谨本详始进寇锦帐郎卷箨抗答苦刻莲境鯪鯉六色历眼猛恶溟濛面触密锵锵皮鞵颇奈溥天谦道遣虱敲杀情投意忺勤励凄屑三影郎中山戍诗博士霜花铄金寺庙邃阁诉枉田阱无学狭路黠民限行夕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