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谈论玄理。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容止》:“ 王夷甫 容貌整丽,妙於谈玄。” 范文澜 《<唐代佛教>引言》:“ 南朝 士大夫有谈玄(玄学也是一种麻醉剂)的习惯。”
(2).谈论宗教义理。 唐 道宣 《续高僧传·义6*解十一·灵润》:“加以性6*爱林泉,捐诸名利,弊衣麤食,谈玄为本。”
(3).玄学内容之一。 吕澂 《中国佛学源流略讲》第九讲:“ 唐 人讲的玄学内容仍不出于三玄,而且分开来讲,称《易经》为‘真玄’,《老子》为‘虚玄’,《庄子》为‘谈玄’。”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谈玄汉语 快速查询。
“谈玄”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含义和用法如下:
谈论玄理
指魏晋南北朝时期士人崇尚的学术风气,以《老子》《庄子》《周易》(合称“三玄”)为基础,探讨宇宙、人生等抽象哲理。这种讨论往往脱离实际政务,注重思辨和逻辑。
谈论宗教义理
在佛教语境中,指僧人讨论佛经中的深奥教义,如唐代僧人灵润“谈玄为本”的记载。
玄学内容之一
作为魏晋玄学的组成部分,涉及对“有无”“本末”等哲学问题的辨析。
魏晋南北朝时期,“谈玄”是士族阶层的文化标志。尽管汉代儒学是正统,但士人通过“谈玄”将儒学与道家思想结合,形成独特的哲学思辨体系。例如: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世说新语》、魏晋玄学相关研究文献,或浏览网页的历史分析。
《谈玄》是一个汉语词组,是由两个词组成的,分别是“谈”和“玄”。它的意思是探讨或讨论深奥的哲理、道理或内涵。
“谈玄”的拆分部首是“讠”和“王”,其中“讠”是指事物相关的讲话、讨论等,而“王”是指玉石。它的笔画数分别为7画和5画。
《谈玄》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中,是孔子的弟子子贡的问答中提到的。后来,这个词被广泛应用于讨论哲学、宗教、文化等领域。
《谈玄》的繁体字为「談玄」。
在古时候,汉字的写法可能与现代有所不同。对于《谈玄》,在古代的写法中,会有一些变化,如「談」字的底部可能会写成「讠玉」的结合体,而「玄」字的一部分可能会写成「王」字加上一个交叉的横线。
1. 他们几个人坐在一起,向导师请教如何更好地理解佛学的谈玄。
2. 这本书对于文学作品中的心灵哲学进行了深入的谈玄。
谈论、谈话、玄学、玄妙
探讨、讨论、探索、研究
肤浅、浅显、浅薄、俗套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