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宿设的意思、宿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宿设的解释

(1).前一夜设置;预先设置。《文选·左思<魏都赋>》:“歛衽魏闕,置酒 文昌 ,高张宿设,其夜未遽。” 李周翰 注:“高张其乐,先夜而设。” 宋 叶适 《潼川府修城记》:“投木隔礮,凡可以坏贼之具宿设。”

(2).谓古代帝王斋宿之处,官吏预为安排人役或设置物品。 北周 庾信 《周祀五帝歌》之二:“司坛宿设,掌史诚陈。” 倪璠 注:“言有司为壝宫,天子止宿之处已设掌史之官,於是陈其诚信也。” 唐 杜甫 《有事于南郊赋》:“又斋心於宿设,将旰食而匪寧。” 仇兆鳌 注:“此云‘斋心於宿设’,谓斋宿之处设供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宿设

“宿设”为古汉语复合词,需拆解单字释义并结合典籍用例综合阐释:

一、单字释义

  1. 宿(sù):

    • 预先、素来:《说文解字》释“宿”为“止也”,引申为“旧有”“预先”。如《周礼·天官·宫正》载“宿卫王宫”,郑玄注:“宿,预也。”
    • 过夜、留宿:《玉篇》注:“宿,夜止也。”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

  2. 设(shè):

    • 布置、安排:《说文解字》:“设,施陈也。”如《礼记·月令》言“设坛场”,指陈设器物。
    • 建立、制定:《广雅·释诂四》:“设,立也。”

      来源:《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二、复合词“宿设”释义

“宿设”指预先布置、提前安排,强调事前的周全准备。多用于描述礼仪、宴饮等场合的筹备。

三、语义延伸

唐宋文献中,“宿设”亦引申为长期存在的设置或惯例。如唐代李肇《翰林志》记宫廷制度:“凡将相告身,用金花五色绫纸……宿设印绶,至期而授。”指固定设置的印绶流程。

来源:《唐代职官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四、现代应用

该词今已罕用,仅见于仿古文体或历史研究。需注意区别于“宿舍”(留宿之所)等现代词汇。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
  2.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
  3. 《后汉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4. 《唐代职官制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网络扩展解释

“宿设”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1. 前一夜设置;预先设置
    指在事情发生的前一天或提前进行布置、安排。例如《文选·左思<魏都赋>》中提到“高张宿设,其夜未遽”,李周翰注解说这是“先夜而设”的准备工作。宋代叶适的《潼川府修城记》中也提到防御工具需提前备好:“凡可以坏贼之具宿设”。

  2. 古代帝王斋宿之处的安排
    特指帝王进行祭祀等仪式前,官吏需预先在斋宿场所布置物品、安排人员。如北周庾信《周祀五帝歌》中提到的“司坛宿设,掌史诚陈”,以及杜甫《有事于南郊赋》中的“斋心於宿设”。

二、补充信息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引文或相关古籍,可参考上述来源网页中的原文例证。

别人正在浏览...

爱敬八风水白颈柴粟朝处钞引库池鱼之祸槌毁厝舍大兄弟地狱独化多瘿丰甘风景线分书负物汉阴黄农虞夏回施火门简退节要稽命瘠牛偾豚钧调侃儿口诀蟒袍玉带蛮牋象管马头调马子瞢腾怒浪盘仓扳谈僻侧坡谷切云曲爱日黄簿桑土绸缪世华殊恩私覆死心踏地速谤停食庭问厅长提要通标铜门吐槽讬笔望山潙汭无远不届乡举斆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