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宏伟博大。《史记·礼书》:“化隆者閎博,治浅者褊狭,可不勉与!”《旧唐书·崔圆传》:“ 圆 少弧贫,志尚閎博,好读兵书,有经济宇宙之心。” 清 方苞 《古文约选序例》:“ 圣祖仁皇帝 所定《渊鉴古文》,閎博深远,非始学者所能徧观而切究也。”
“闳博”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及用法可归纳如下:
基本含义
指学识渊博、知识广博,形容在学术、文化、艺术等领域有深厚造诣和广泛积累的人。该词强调知识储备的广度与深度并存,而非单一领域的专精。
应用场景
多用于赞美在多个领域均有涉猎且深入研究的人。例如,一位被称为“闳博”的历史学家,不仅精通历史学,还可能对哲学、文学、艺术等学科有深刻理解。
核心强调
与单纯“博学”不同,“闳博”更突出知识体系的宏大与融会贯通,体现综合性的学术素养和跨领域视野。
示例说明
如某学者既能解析古代文献,又能探讨现代艺术思潮,其知识跨度与深度可被形容为“闳博”。
该词在现代使用频率较低,常见于文学或学术评价语境中,需结合具体场景理解其褒义内涵。
闳博(hóng bó)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博学而广大。下面将对闳博的拆分部首和笔画、来源、繁体、古时候汉字写法、例句,以及相关的组词、近义词和反义词进行介绍。
闳博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门」和「白」。拆分之后的笔画数目为11画。
闳博源于中国古代汉字,是经常用于形容人才渊博的词语。在繁体字中,闳博的写法为「閎博」。
古时候,闳博的写法可能会略有不同。常见的古代形式包括「閎斌」等多种变体,但意义和现代写法相同。
1. 他是一位闳博的学者,精通各个学科。
2. 这本书内容广泛,作者真是闳博之人。
与闳博相关的组词有:
1. 闳达(hóng dá):形容才情出众,充满智慧。
2. 闳识(hóng shí):指对知识的理解和洞察力。
3. 闳思(hóng sī):指思考问题时深思熟虑。
与闳博意义相近的词语有:博学多才、渊博
与闳博意义相反的词语有:浅薄、肤浅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