肃睦的意思、肃睦的详细解释
肃睦的解释
(1).安宁和睦。《淮南子·氾论训》:“天下安寧,政教和平,百姓肃睦,上下相亲。”《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后领 宛陵 令,讨破 丹杨 贼,还 吴 ,迁都督”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宋 陈亮 《汪夫人曹氏墓志铭》:“ 亮 退而读其状,见其所载主簿公与其兄将仕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如其为父子之居者。”
(2).同“ 肃穆 ”。 唐 杜甫 《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一本作“ 肃穆 ”。 唐 韩偓 《梦中作》诗:“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词语分解
- 肃的解释 肃 (肅) ù 恭敬:肃立。肃坐。肃然。 严正,认真:严肃。肃静。肃穆。整肃。 躬身作揖,迎揖引进:肃客。 萎缩:肃杀。 笔画数:; 部首:聿; 笔顺编号:
- 睦的解释 睦 ù 和好,亲近:和睦。睦邻。兄弟不睦。 姓。 笔画数:; 部首:目;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肃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ù mù,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
安宁和睦
指人际关系或群体氛围的和谐融洽,常用于描述家庭、团队或社会的安定团结。例如:
- 《淮南子》提到“百姓肃睦,上下相亲”,体现社会层面的和睦。
- 宋代陈亮在墓志铭中描述家族“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强调家庭内部的和谐。
-
同“肃穆”
在部分古籍中,“肃睦”与“肃穆”通用,表示庄重恭敬的氛围。例如杜甫诗句“肃睦古制敦”,部分版本写作“肃穆”。
二、用法与示例
- 适用场景:
多用于书面语境,如历史文献、诗词或正式描述中,形容人际关系的亲密或群体状态的安宁。
- 例句参考:
- 军队因纪律严明而“军中肃睦,威禁大行”(《江表传》)。
- 韩偓诗句“礼容肃睦缨緌外”,描绘礼仪场合的庄重与和谐。
三、相关扩展
- 近义词:和睦、和谐、安宁。
- 反义词:纷争、冲突、不睦。
- 易混词辨析:
- 肃穆:侧重严肃庄重的氛围(如葬礼、仪式),而“肃睦”更强调和睦关系。
总结来看,“肃睦”既可指具体的人际和谐,也可在特定语境下与“肃穆”互通,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网络扩展解释二
肃睦(sù mù)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安静和睦的样子。肃的部首是月,笔画为8画;睦的部首是目,笔画为13画。《肃睦》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论语》,其中有一句话“朋友之间肃肃如也,亦孝乎。”意思是朋友之间和睦安静的样子,也是孝顺的表现。
《肃睦》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书写方式为肅睦。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肃的古字形为“粛”,睦的古字形为“襊”。这些古字形更加繁琐和复杂,与现代汉字书写形式有所不同。
以下是一个关于“肃睦”一词的例句:“我希望我们之间保持肃睦的关系,不再发生争吵。”
与“肃睦”相关的组词有肃静、安睦、和睦等,它们表示相似的含义,都表示安静和睦的状态。
反义词方面,与“肃睦”相反的词语有吵闹、纷争、争吵等,它们表示不和睦、不安静的状态。
总之,“肃睦”是一个用来形容安静和睦的词语,源自古代经典《论语》,其部首分别为月和目,笔画分别为8画和13画。古代汉字写法中,肃的古字形为“粛”,睦的古字形为“襊”。相关的组词有肃静、安睦、和睦等,相反词有吵闹、纷争、争吵等。
别人正在浏览...
板刺边政簸箩不栖才疏学浅残醉春白地刀头燕尾打瓦大喜过望大篆点染滴水不漏斗镂舵杆峨峨洋洋恩绝义断符镇高凤自秽告化子寡浅海镜蚶菜含宫咀徵鸿采宏旷吼叫架肩击毂煎厥奸刻建竪警报器竞驰警畏谨审酒醅科斗嫠人里司流泝马嚼没摆拨翩绵迫屑敲诈认实生聚教养生手石鼓书院讨罚恬漠嚏喷体外受精兔死犬饥猥催为容綫绨崤函箫台侠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