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肃睦的意思、肃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肃睦的解释

(1).安宁和睦。《淮南子·氾论训》:“天下安寧,政教和平,百姓肃睦,上下相亲。”《三国志·吴志·吕范传》“后领 宛陵 令,讨破 丹杨 贼,还 吴 ,迁都督” 裴松之 注引 晋 虞溥 《江表传》:“由是军中肃睦,威禁大行。” 宋 陈亮 《汪夫人曹氏墓志铭》:“ 亮 退而读其状,见其所载主簿公与其兄将仕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如其为父子之居者。”

(2).同“ 肃穆 ”。 唐 杜甫 《别李义》诗:“丈人领宗卿,肃睦古制敦。”一本作“ 肃穆 ”。 唐 韩偓 《梦中作》诗:“礼容肃睦缨緌外,和气熏蒸剑履间。”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肃睦"是一个古雅且富有内涵的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详细含义:

  1. 字形与基本义:

    • 肃: 本义指恭敬、庄重、严谨。《说文解字》释为“持事振敬也”,强调态度上的端肃与敬畏。引申为整饬、清除、揖拜等义。在“肃睦”中,侧重表达一种庄重、严肃、秩序井然的状态或氛围。
    • 睦: 本义指和睦、亲近、友好。《说文解字》释为“目顺也”,引申为关系融洽、和顺。在“肃睦”中,强调内部关系的和谐、融洽与亲善。
    • 合义: “肃”与“睦”结合,构成一个并列结构的复合词,核心含义是指在庄重、严肃、秩序井然的基础上达成的和睦与融洽。它描述的不仅是一团和气,更是一种建立在礼法、秩序和相互尊重基础上的深层和谐。
  2. 核心含义:

    • 庄重和睦: 这是“肃睦”最核心的含义。它强调一种既严肃认真、遵守秩序(肃),又彼此亲近、关系融洽(睦)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家族内部、君臣之间、上下级之间或整个社会在礼仪规范下呈现出的和谐有序景象。
    • 秩序与和谐的统一: “肃”代表秩序、规矩、敬畏;“睦”代表和谐、亲近、友爱。“肃睦”体现了秩序与和谐并非对立,而是相辅相成。只有在一定的规范(肃)约束下,才能实现真正持久、有深度的和睦(睦);反过来,和谐的氛围(睦)又能使秩序的维护(肃)更加顺畅自然。
    • 内在修养与外部关系的结合: “肃”往往指向个体的内在态度或群体的外在规范,“睦”则指向个体间或群体间的关系状态。“肃睦”将个人的庄重修养(肃)与群体关系的和谐(睦)紧密联系在一起。
  3. 引申与用法:

    • 形容关系: 常用于形容家族成员之间长幼有序、相互敬爱(如“家门肃睦”),君臣之间恭敬有礼、上下同心,或同僚之间既遵守职分又和睦共事的状态。
    • 形容氛围: 描述一种既庄严肃穆又和谐融洽的环境或气氛。
    • 形容治理成效: 在古代文献中,常用来形容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即整个社会秩序井然(肃)且人民和睦相处(睦)的理想状态。
  4. 文化内涵: “肃睦”一词深刻体现了儒家伦理思想的核心价值,特别是对“礼”(秩序规范)与“和”(和谐)关系的理解。儒家认为,“礼”是达到“和”的途径,“和”是“礼”追求的目标。“肃睦”正是这种“以礼节和”、“和而有礼”境界的具体体现。它不仅是人际关系的理想状态,也是社会治理追求的目标。

引用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肃睦”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ù mù,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1. 安宁和睦
    指人际关系或群体氛围的和谐融洽,常用于描述家庭、团队或社会的安定团结。例如:

    • 《淮南子》提到“百姓肃睦,上下相亲”,体现社会层面的和睦。
    • 宋代陈亮在墓志铭中描述家族“义居三十年,闺门肃睦”,强调家庭内部的和谐。
  2. 同“肃穆”
    在部分古籍中,“肃睦”与“肃穆”通用,表示庄重恭敬的氛围。例如杜甫诗句“肃睦古制敦”,部分版本写作“肃穆”。


二、用法与示例


三、相关扩展

总结来看,“肃睦”既可指具体的人际和谐,也可在特定语境下与“肃穆”互通,需结合上下文理解。

别人正在浏览...

暗黪部民搀错产翁禅宇车轶驰涌蠢驴窜红打冲锋打灰堆灯窝邸报顶名替身顿渐发孚返顾负籣釜鱼幕燕感讽贵耳贱目裹烧扢咋豪奸鸿规患得患失混通嘉良碱性惊号今文经学炕牀科输狂才郎官凌风舸卵巢乱首罗唣旅饮闷声不响密意柰子花刨祖坟拼刺乾断碶牐融裔僧讲升朝士论双红名帖蜀洛韬钥梯飙婷娉提亲颓塞狎鬣小日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