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鱼笼鸟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指“池中之鱼”与“笼中之鸟”,比喻受困于特定环境、丧失自由的人或事物。其核心含义强调被束缚的处境与对自由的渴望,常含无奈或怜悯之情。以下从权威词典角度解析其释义与用法:
《汉语大词典》(第5卷,第345页)
释为:“池中之鱼,笼中之鸟。比喻受困而不得自由。”
示例引《文选·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
来源: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0年。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第175页)
释义:“比喻处于困境、行动不自由的人。”
来源:商务印书馆,2016年。
《汉语成语大辞典》(第212页)
补充说明:“源自魏晋文人借物抒怀,后固化成语,多喻指身陷囹圄或受制于环境的个体。”
来源:中华书局,2002年。
二者结合,通过互文见义的修辞手法,强化“环境束缚”与“自由缺失”的意象,暗含对自然状态的向往。
古典文学中的隐喻
如晋代潘岳《秋兴赋》以“池鱼笼鸟”自喻仕途束缚,表达归隐之志。唐代诗歌亦用此典暗讽官场禁锢(如白居易《感鹤》:“君看笼中鸟,何似天边禽”)。
现代引申义
可指代职场、家庭等场景中的受限状态(例:“996工作制下,员工如池鱼笼鸟”),强调精神层面的压抑感。
笼中之鸟、瓮中之鳖、身陷囹圄。
海阔天空、自由自在、无拘无束。
二字本义均含“人为限制”色彩,与成语主题契合。
结论:该成语以具象物喻抽象困境,凝结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的哲学思考,至今仍具强烈表现力。引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于描述自愿选择的状态。
“池鱼笼鸟”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比喻受束缚而失去自由的人。以下是其详细解析:
该成语由“池鱼”和“笼鸟”两个意象组成:
最早见于晋代潘岳《秋兴赋》:“譬犹池鱼笼鸟,有江湖山薮之思。”作者以池鱼渴望游回江湖、笼鸟向往山林的自然本性,暗喻人对自由的向往。
该成语通过自然生物的生存状态映射人类境遇,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由与自然关系的哲思。其结构为并列式联合成语,通过双重意象强化表达效果,属于中性词汇,多用于客观描述而非贬义。
若需进一步了解成语的典故演变或近义词(如“桎梏加身”),可参考权威古籍注解或现代汉语词典。
黯蔚禀付逼扰餐霞饮瀣倡母朝事称力丑诬出告反面春缬賨钱丹浦定倾扶危杜田峨嵋二曜反蛙泳附图俘系过刚还性呼啸枷锢骄假结驷连镳籍躝龛世狂喜宽民揽凳连翻两重阳敹甲鸾毂臝兰车炉食饽饽棉花糕木蠹旗田秋祺烧薪盛筵必散饰辨书眉书人鼠疫弢敛特大号投递头疼脑热亡国奴万紫千红缊韨稳拍拍文镇五品孙险畏小炉匠霞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