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素节的意思、素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素节的解释

(1).秋令时节。 晋 张协 《七命》:“若乃白商素节,月既授衣。”《初学记》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秋曰白藏……节曰素节、商节。” 宋 欧阳修 《水谷夜行寄苏子美》诗:“我来夏云初,素节今已届。” 明 何景明 《杂诗》之一:“西陆移脩晷,素节多寒阴。”

(2).特指中秋、重阳等秋季佳节。 唐 王绩 《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诗:“忽见黄花吐,方知素节回。” 宋 辛弃疾 《满江红·中秋》词:“况素节扬辉,长是十分清彻。”

(3).清白的操守。 唐 乔知之 《羸骏篇》:“丹心素节本无求,长鸣向君君不留。” 清 赵翼 《石刻诸葛忠武侯像歌》:“八百株桑传素节,二千尺柏颯英姿。” 清 周亮工 《同兰江赵丙三往返北道归渡滹沱》诗:“遐心仪剑道,素节托云根。”

(4).指竹。 唐 杜甫 《课伐木》诗之二:“苍皮成委积,素节相照烛。” 仇兆鳌 注:“苍皮指木,素节指竹。”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素节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三个核心层次:

一、本义:自然时序的节点

  1. 秋季的别称

    古人以五行配四时,“素”对应白色,属金,象征秋季的肃杀之气。《礼记·月令》载“孟秋之月,其日庚辛”,秋为金行,故称“素节”。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中“序属三秋,时维九月”即暗合此意。

  2. 竹节的雅称

    “素”喻洁净无饰,“节”指竹的天然结节,引申为竹的高洁品性。如《尔雅·释草》注“竹节相连,中空外直”,文人常以“素节”赞竹之清雅风骨。

二、引申义:高尚的操守

  1. 清白的节操

    由“素”的纯净义衍生,指人坚守本心、不染污浊的道德品格。如《后汉书·独行列传》载“志陵青云,节素霜雪”,以冰雪喻品性高洁。

  2. 质朴的德行

    强调不事雕琢、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如《庄子·刻意》云“素也者,谓其无所与杂也”,后世以“素节”形容淡泊名利的隐士风范。

三、文学意象:永恒与孤贞的象征

古典诗词常借“素节”寄托情感:

学术依据: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对“素”“节”的考释,并参校《礼记》《文选》等典籍用例。因未检索到可验证的在线词典资源,暂不提供链接,建议查阅上述纸质权威辞书进一步溯源。

网络扩展解释

“素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多重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秋令时节
    指秋季或与秋天相关的时节。例如晋代张协《七命》中“白商素节,月既授衣”,宋代欧阳修诗句“素节今已届”均以“素节”代指秋季。

  2. 特指中秋、重阳等秋季节日
    唐代王绩《九月九日赠崔使君善为》用“素节”指重阳,宋代辛弃疾《满江红·中秋》则形容中秋的“素节扬辉”,说明其常用于秋季佳节。


二、引申含义

  1. 清白的操守
    比喻人坚守高尚品德,不受外界诱惑。如唐代乔知之诗“丹心素节本无求”,清代赵翼诗句“八百株桑传素节”,均赞颂廉洁正直的品格。

  2. 指代竹子
    因竹子的素雅形态与气节,杜甫《课伐木》中“素节相照烛”以“素节”喻竹,仇兆鳌注解亦明确此意。


三、使用场景

如需更深入的例句或典故解析,可参考相关古籍或权威词典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暴狠鬓毛驳书波籞畅目次车摧破村骂黨禍大统一理论调匙谍间定场诗底土耳屎法笔放娇飞渡凤旍風簷寸晷锋颖氛妖负玺告往知来观过知仁龟带横行将赫羲赫兹黄胤警勉金谷僒束局天盔甲兰薄凉蝉卢骆铭激民时篇统乾陵奇葩扰挂孺子可教三纬饰臣饰城式凴诗説水米暑去寒来诵笃笃送盏碎翦韬光隐迹拓写王礼晚来邪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