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四渎的意思、四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四渎的解释

(1). 长江 、 黄河 、 淮河 、 济水 的合称。《尔雅·释水》:“ 江 、 河 、 淮 、 济 为四瀆。四瀆者,发原注海者也。”《礼记·王制》:“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瀆视诸侯。”《史记·殷本纪》:“东为 江 ,北为 济 ,西为 河 ,南为 淮 ,四瀆已修,万民乃有居。”

(2).星名。属井宿,共四星,在麒麟座内。《晋书·天文志上》:“东井南垣之东四星曰四瀆, 江 河 淮 济 之精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四渎(sì dú)是汉语中的专有名词,特指中国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河流体系。其释义与文化内涵如下:


一、词源与基本释义

“渎”本义指沟渠、水道,《说文解字》释为“沟也”,引申为独流入海的大河。“四渎”最早见于《尔雅·释水》:“江、河、淮、济为四渎。四渎者,发源注海者也。”即:


二、历史地位与文化象征

  1. 祭祀制度

    自周代起,四渎被纳入国家祀典。《礼记·王制》载“天子祭天下名山大川,五岳视三公,四渎视诸侯”,历代帝王均设庙祭祀,如汉代在济水畔立渎庙(《史记·封禅书》)。

  2. 地理坐标意义

    四渎与“五岳”共同构成古代中国的地理框架,成为疆域象征。《汉书·沟洫志》称“中国川原以百数,莫著于四渎”,凸显其政治与文化统合功能。


三、济水的特殊性与变迁

济水因“三隐三现”的地下伏流特征被尊为“清渎”(《水经注·济水》)。唐宋以后河道逐渐被黄河侵占,至清代完全消失,但其文化符号仍存,如济南(济水之南)、济源(济水发源地)等地名。


四、现代语义延伸

现代汉语中,“四渎”除指代四大河流外,亦引申为:


参考资料:

  1. 《尔雅·释水》(中国哲学书电子化计划)
  2. 《史记·封禅书》(中华书局点校本)
  3. 《水经注》卷七·济水(国学导航)
  4. 《汉语大词典》“四渎”词条(汉典)

网络扩展解释

“四渎”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与地理指向

四渎原指中国古代四条独流入海的大河:长江、黄河、淮河、济水。这一说法最早见于《尔雅·释水》,并多次被《礼记》《史记》等典籍引用。古人认为这四条河流发源于高山、注入海洋,具有沟通中国地域、滋养万民的功能,因此被尊为“四渎”,并纳入国家祭祀体系(如天子祭名山大川的礼仪)。

二、文化延伸

  1. 自然崇拜与神格化
    四渎在古代被神化为河流神的代表,对应民间信仰中的“四渎神”。例如:

    • 长江称“江渎”,黄河称“河渎”,淮河称“淮渎”,济水称“济渎”;
    • 各渎神被赋予不同象征意义,如黄河象征“播布恩泽”,淮河象征“均平事务”等。
  2. 星宿与天文
    四渎也是星官名,属二十八宿中的井宿,包含四颗恒星,位于现代星座划分的麒麟座内。

三、济水的特殊性

济水作为四渎之一,今已不存。其故道在历史上多次被黄河侵占,部分河道融入今黄河下游及大运河。因此,现代地理中“四渎”多指前三者,但文化语境仍沿用古代定义。

四、其他引申含义

“四渎”的核心意义是地理与文化的结合体,既代表自然河流,又承载古代中国的宇宙观、祭祀制度及哲学思想。若需了解具体河流的历史变迁或神化典故,可进一步查阅《尔雅》《水经注》等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板蓝唱筹量沙池文村话黛緑盗讼调态低面饭数風行一時佛日俯亮腹痛感深肺腑告诵乖应贯节关禁古交市邯郸市画黛化瓦粮挥汗成雨祸根和面忽若甲赋奬劝解日酒舩九尾芵茪顆恰卖直磨镜石模式女伯谴勒齐次倾辀雀离浮图勝日伸头探脑深郁十魔九难拾遗补阙收益权疏毛丝牵谈论风生讨绥他乡异县天之僇民无关痛痒武经五老象弧象声相悦相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