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颂瑟的意思、颂瑟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颂瑟的解释

古乐器名。《新唐书·礼乐志十一》:“颂瑟,筝也。”《尔雅·释乐》“大瑟谓之洒” 宋 邢昺 疏:“颂瑟长七尺二寸,广八寸,二十五弦尽用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汉语大词典》中对“颂瑟”的释义为:古代用于演奏《颂》乐的瑟,属礼乐文化体系中的雅乐器。其形制较普通瑟更长,通常有五十弦,音域宽广,常用于祭祀、朝会等庄重场合。据《周礼·春官》记载,颂瑟为“大瑟”的一种,需配合编钟、特磬等礼器共同演奏,以体现“礼正乐和”的儒家思想。

从功能属性分析,颂瑟具有三重文化内涵:

  1. 礼制符号:郑玄注《礼记》时强调“颂瑟不列于堂下”,说明其陈设方位需严格遵循周代等级制度
  2. 音律规范:《乐书》载其调弦采用十二律吕中的「黄钟」「大吕」等正声,弦数对应《周易》大衍之数,体现阴阳调和理念
  3. 诗乐载体:朱熹《诗集传》指出《诗经》三颂篇章多由颂瑟伴奏演唱,形成「瑟歌相和」的庙堂音乐范式

该乐器至汉代逐渐被筝取代,但仍在《白虎通义》《汉书·礼乐志》等典籍中作为礼乐制度的象征物被反复追述。

网络扩展解释

“颂瑟”是一个汉语词语,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解释

颂瑟(拼音:sòng sè)指古代的一种弦乐器,形制与筝相似。根据《新唐书·礼乐志》和《尔雅》的记载:

  1. 形制特征:长七尺二寸(约2.3米),宽八寸(约0.26米),共有二十五根弦,演奏时需全部使用。
  2. 历史记载:宋代学者邢昺在《尔雅》注释中提到,颂瑟属于“大瑟”的一种,又称“洒”。

二、延伸说明

三、其他可能的含义

有网页提到“颂瑟”可引申为“赞美音乐或言辞”的成语,但此用法较为罕见,主流解释仍以乐器为主。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尔雅》等古籍原文,或查阅权威词典(如、6)。

别人正在浏览...

安榴包法利夫人背公被侵略者不淹时苍哑常任长吁谗隙剗子箭从政催熟代谷点题断蜺唔哚黩札恩德如山发调风迸负讥赋银公仪钩陈鬼吵何许人黄鞓毁爇家姐夫翦彩狡强甲夜矜功伐能惊天动地絶俗空爵口型来还留授梨云梦耄乱免冠靡敝飘茵青珥青鉴轻下慢上茕子旗头屈受三盆手设赏四施探意铁檛兔啮无风扬波五衍鲜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