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亦作“ 铁挝 ”。铁杖。古代用作兵器。《资治通鉴·后梁太祖开平元年》:“因数 渥 亲信十餘人之罪,曳下,以铁檛击杀之。” 宋 无名氏 《张协状元》戏文第九出:“汝生得貌如秀士,料想不是客家。我且饶你一下铁挝,留金珠买路。”《宋史·王继勋传》:“ 继勋 有武勇,在军阵,常有铁鞭、铁槊、铁檛,军中目为‘王三铁’。”
关于“铁檛”一词的详细解释如下:
常见混淆提示: 您可能混淆了“铁矴”(tiě dìng),该词指船舶停泊时使用的铁锚类装置。
建议补充信息: 若需准确释义,建议提供以下线索:
建议通过专业辞书或文献数据库进一步考证该词的具体含义。
铁檛(tiě zhǎi)是一个汉字词语,通常用来形容坚固、坚定的意思。该词的拆分部首为金(jīn)和木(mù),由26个笔画组成。
铁檛这个词来源于古代的典籍《尚书·周书·武成》,被用来形容铁质的檛子(zhǎi zi)。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康熙字典》(kāng xī zì diǎn)中的写法为「鈑閘」,加上了金(钅)部首表示金属的含义。而现代繁体字的写法为「鐵榭」。
以下是一些使用铁檛这个词的例句:
1. 他的意志坚如铁檛,从不轻易妥协。
2. 这个城堡建筑使用了大量的铁檛,使其更加坚固。
以下是一些与铁檛相关的词语:
组词:铁钉、铁索、铁锤、铁路、铁骨等。
近义词:坚固、坚定、稳固、扎实。
反义词:脆弱、短暂、不稳定、软弱。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