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众盛貌。《汉书·礼乐志》:“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颜师古 注:“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亦作“ 冯冯翊翊 ”。《韩诗外传》卷五:“《关雎》之事大矣哉!冯冯翊翊,自东、自西、自南、自北,无思不服。子其勉强之,思服之。天地之间,生民之属,王道之原,不外此矣。”
(2).浑沌貌;空蒙貌。《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 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 唐 卢照邻 《益州玉真观主黎君碑》:“其冯冯翼翼,百姓存焉而不知;杳杳冥冥,万族死之而无愠。” 清 朱彝尊 《太极图赋》:“原夫黄牙欲发,苍精未垠,一气融结,万象胚浑,冯冯翼翼,烟烟煴煴。”
“冯冯翼翼”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féng féng yì yì,其含义主要有以下两种解释:
众盛貌(繁盛众多的样子)
源自《汉书·礼乐志》:“冯冯翼翼,承天之则。” 颜师古注:“冯冯,盛满也;翼翼,众貌也。”。形容事物繁盛、密集的状态,常用于描述宏大场面或气势。
浑沌貌、空蒙貌(混沌无形的样子)
见于《淮南子·天文训》:“天墬未形,冯冯翼翼,洞洞灟灟,故曰大昭。” 高诱注:“冯翼、洞灟,无形之貌。”。多用于哲学或文学语境,描述宇宙初始或模糊朦胧的状态。
该成语的核心含义为“繁盛众多” 或“混沌无形”,具体释义需结合上下文判断。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淮南子》等原典。
《冯冯翼翼》是一个成语,意为飞快地飞翔、奔驰的样子。形容行动迅速、敏捷。
《冯冯翼翼》的拆分部首为“冫”和“羽”,其中“冫”为冰字底部,表示冷;“羽”表示鸟的羽毛。整个成语的总笔画数为26画。
《冯冯翼翼》是出自《诗经·小雅·天保》中的一句诗:“振振翼翼,如尔何忍。”原意为鸟儿振动翅膀的样子,后来演变为形容行动迅速的意思。
《冯冯翼翼》的繁体为「馮馮翼翼」。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中,冯字是由冫和丰两个部分组成,丰表示富裕、饱满。字形中的羽与现代写法相同,表示鸟的羽毛。整个成语的古代写法并无显著差异。
1. 他骑着摩托车,冯冯翼翼地驶过街头。
2. 比赛刚开始,他就冯冯翼翼地跑向终点。
3. 孩子们听到有人来了,冯冯翼翼地向门口跑去。
组词:冯邦(形容旗帜等迅速飘动)、冯忙(快速忙碌)、忙里偷闲(在忙碌之中稍事休息)。
近义词:疾行、奔跑、飞驰。
反义词:缓慢、慢吞吞、行动迟缓。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