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策書封贈官爵谥號。《漢書·孔光傳》:“及 霸 薨,上素服臨弔者再,至賜東園祕器錢帛,策贈以列侯禮,諡曰 烈君 。”
“策贈”是古代的一種禮儀制度,指通過策書形式追贈官爵或谥號。以下是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以官方文書(策書)形式對已故官員追加封賞,包括追授爵位、官職或谥號。這一行為常見于帝王對臣子的褒獎,如《漢書·孔光傳》記載,孔光之父孔霸去世後,漢成帝“策贈以列侯禮”,并賜谥號“烈君”。
曆史背景與用途
策贈屬于古代喪葬禮儀的一部分,通常伴隨賜予錢帛、棺椁等。例如《漢書》提到皇帝親臨吊唁時,會同時完成策贈流程,體現對逝者的尊崇。
文學引用
該詞在明清詩文中偶有出現,如明代郭之奇詩句“送子不須秦策贈”,清代楊彜珍“再拜聊為策贈繞”,均借古制表達對人物的敬重。
“策”的延伸含義
策書是古代記錄帝王命令的竹簡或木簡,後泛指官方文書。策贈中的“策”特指這類具有權威性的封贈文件。
策贈是古代通過官方文書追封逝者的制度,兼具禮儀與政治意義,多見于史書和文學作品。如需進一步了解,可查閱《漢書》相關記載或古典文獻。
《策贈》是一個成語詞語,意思是給予忠告和饋贈。
《策贈》的拆分部首是竹(⺮)和張(弓),共有14個筆畫。
《策贈》最早出現在《左傳·襄公十二年》這篇古籍中,原文是“策贈之”,意為向受贈者贈送一封信。
《策贈》的繁體字是「策贈」。
在古代寫作「策贈」時,策字寫作「策勒」,贈字寫作「贈⺒」。
1. 他向朋友策贈了一封長信,希望能給予他一些幫助和忠告。
2. 在這場比賽中,教練不僅給予了隊員策贈,還送給每個人一份禮物作為獎勵。
組詞:策論、策劃、贈言、贈予。
近義詞:勸贈、授贈、告贈。
反義詞:收贈、貸贈、索贈。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