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上海的意思、上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上海的解释

[Shanghai] 中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中央直辖市,世界特大城市和十大港口之一。地扼长江出海口。面积6,186平方公里,人口1,185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上海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亦是现代国际化大都市的核心代表。从汉语词典角度解析,“上海”一词包含以下三层含义:

一、地名溯源与词义演变

“上海”最早见于北宋文献《宋会要辑稿》,原指吴淞江下游的支流“上海浦”,因河道位置得名(来源:《宋会要辑稿·食货》)。南宋时期设立“上海镇”,成为江南贸易枢纽,名称沿用至今。《汉语大词典》将其定义为“长江三角洲冲积平原东部的重要港口城市”,强调其地理特征与航运功能。

二、行政区划与功能定位

现代“上海”作为中国直辖市,行政范围涵盖16个市辖区,总面积6340.5平方公里(来源:上海市人民政府)。《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释义为“中国经济、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突显其国家战略地位。2023年《全球城市指数》报告显示,上海在商业活跃度与基础设施领域位列全球前五。

三、文化符号与象征意义

在文学语境中,“上海”常被赋予“东方巴黎”“魔都”等隐喻,体现其融合传统江南文化与西方现代文明的特质。茅盾《子夜》、张爱玲《半生缘》等作品均以该城市为背景,构建了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叙事空间(来源:《中国现代文学史》)。《辞海》特别指出,“海派文化”一词即源于上海独特的艺术与生活方式。

网络扩展解释

上海是中国最重要的城市之一,其名称和内涵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上海是中国中央直辖市,位于长江入海口,总面积约6,186平方公里,人口超千万,是世界十大港口城市之一。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其核心职能覆盖经济、金融、贸易、航运及科技创新五大领域。

二、词源解析

  1. 名称由来:宋代在此设立管理酒税的“上海务”,因地处吴淞江上游(古称“上海浦”),故以“上”指代河流源头方向,“海”表示近海区域,整体意为“临海的上游之地”。
  2. 简称:
    • 沪:源自古代松江下游的“沪渎”(捕鱼竹栅),唐代文献已有记载;
    • 申:与战国时期春申君封地相关,属历史别称。

三、历史沿革

上海地区在战国时期已有渔村与港口,宋元时期发展为商贸重镇,19世纪开埠后逐渐成为国际都市。现代上海融合了外滩万国建筑群等历史遗迹与陆家嘴金融区等现代地标,形成独特的“海派文化”。

四、特殊语义延伸

英文“shanghai”在俚语中有“胁迫、诱骗”之意(如强迫登船当水手),源于19世纪殖民时期的水手招募乱象,与城市本身无直接关联。


以上内容综合自政府公开资料及权威词典,如需了解更多历史细节或文化特色,可查阅相关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阿赖耶识暗惑百木百日黄般匠碧漪漪不稼不穑卜落长俊産期愁悲遄逝春宵一刻丛然答卷邸弟憝魁二十八舍梵方凡迹富子官路含水横财泓澄荒恣篲秃会垣豁出囏危进牍靠头旷古未有袴管老帮闲连云梯聊落李商隐犂曙马执事面果子母驴虐谋捻弄偏区潜伏清整全气三亳散精扫道事儿摔阔牌子水螅耸峙退表文序五洲四海现代化显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