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 楚惠王 食寒葅而得蛭,因遂吞之腹,有疾而不能食,令尹入问曰:‘王安得此疾也?’王曰:‘……谴而行其诛乎,则庖宰、食监法皆当死,心又不忍也。’”
(2). 汉 代陵园所设官名。掌晦望时节祭祀。《汉官·先帝陵》:“每陵食监一人,秩六百石;监丞五人,三百石;中黄门八人,从官二人。”《后汉书·百官志二》“掌望晦时节祭祀” 南朝 梁 刘昭 注:“案食监即是食官令号。”
“食监”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根据历史语境和现代引申有所不同,具体解释如下:
监督膳食制作的官员
汉代设有“食监”一职,主要负责监督宫廷或陵园膳食的制作流程,确保饮食安全与规范。例如《新序·杂事四》记载,楚惠王因食寒葅(腌菜)发现问题时,提到“庖宰、食监法皆当死”,说明食监对膳食质量负有直接责任。
汉代陵园祭祀官名
食监还负责管理陵园的祭祀活动,尤其在晦望(农历月末和月中)时节主持祭祀仪式。《汉官·先帝陵》提到“每陵食监一人,秩六百石”,显示其官职地位较高。
部分资料(如)将“食监”解释为现代食品安全监管机构,但这一用法缺乏广泛文献支持,可能是对古代官职的引申或简化表述。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书·霍光传》及汉代职官文献。
食监是由“食”和“监”两个字组成的词语,指的是对食品安全进行监管的部门或机构。
食监的部首是“食”,它属于汉字的食物部首。食监总共有13个笔画。
食监这个词是从“食品监督”的简称演变而来的。
食监的繁体字为「食監」。
在古时候,汉字食监的写法可能不太一样,但其字义相同。例如,可以使用「食監」或者「食察」等写法。
食监部门负责检验食品质量和监督食品安全。
组词:食品安全、食品监管、食品检验、食品库存。
近义词:食品监管、食品检验、食品安全监督。
反义词:食品违法、食品欺诈、食品不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