俟河之清的意思、俟河之清的详细解释
俟河之清的解释
等待 黄河 由浊变清,比喻期望之事不可能实现或难以实现。《左传·襄公八年》:“ 周 诗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寿几何?’” 杜预 注:“逸《诗》也,言人寿促而 河 清迟。喻 晋 之不可待。” 汉 张衡 《思玄赋》:“系曰:天长地久岁不留,俟 河 之清祗怀忧。”《晋书·阳裕载记》:“欲偃蹇考槃,以待大通者,俟 河 之清也。人寿几何?古人以为白驹之嘆。”
词语分解
- 俟的解释 俟 ì 〔俟次〕依次。 等待:俟机进攻。 俟 í 〔万(?)俟〕见“万”。 笔画数:; 部首:亻; 笔顺编号:
- 清的解释 清 ī 水或其他液体、气体纯净透明,没有混杂的东西,与“浊”相对:清水。清泉。清流(a.澄澈的水流,如“一股清清”;b.旧时指负有名望,不肯与权贵同流合污的士大夫)。清澈。清碧。清朗。清新。清醇。月白
专业解析
“俟河之清”是一个汉语成语,典出《左传·襄公八年》,字面意为“等待黄河水变清澈”,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古籍溯源与字词释义
“俟”为动词,意为“等待”,《说文解字》释作“待也”(《汉语大词典》);“河”特指黄河,中国古代文献中“河”多作黄河专称(《古代汉语词典》)。全句原典为“俟河之清,人寿几何”,以黄河水浊难清的自然现象,映射人类寿命有限与自然规律不可逆转的对比。
二、核心语义与引申意义
该成语包含两层引申义:
- 隐喻难以实现的期盼:黄河水清在古代被视为祥瑞之兆,但实际极难实现,故比喻虚无缥缈的愿望。《汉语成语考释词典》指出其常用于描述“不切实际的空想”
- 警示无谓等待:北宋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引此语时,强调“不可恃迁延而冀幸”(《资治通鉴·汉纪》),警示过度消极等待的危害性。
三、语言演变与文学应用
明清时期该成语使用频率显著提升,如李汝珍《镜花缘》第十六回写道:“俟河之清,尚要临渊羡鱼否?”展现其在文学创作中的警示劝诫功能。近现代鲁迅在杂文中亦活用此典,批判空谈误国的社会现象(《鲁迅全集》)。
四、当代语义与使用场景
现代汉语中多用于两类语境:
- 经济学领域形容“过度等待政策红利而错失发展机遇”;
- 日常交际中劝诫他人“放弃不切实际的幻想,采取实际行动”,如:“与其俟河之清,不如主动开拓新市场”。
网络扩展解释
“俟河之清”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为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拼音:sì hé zhī qīng(“俟”读作sì,第四声)
- 字面意思:等待黄河由浑浊变清澈。
- 比喻义:比喻期望的事情难以实现或根本不可能实现,含贬义。
出处与典故
- 最早记载:出自《左传·襄公八年》引用的周代逸诗:“俟河之清,人寿几何?”
- 杜预注解说:“人的寿命短暂,而黄河水清需要极长时间,比喻晋国的局势难以等待。”
- 其他文献引用:汉代张衡《思玄赋》和《晋书·阳裕载记》中也曾化用此典,强调“人生短暂,难待长久之事”。
用法与例句
- 语法结构:动宾式,多作谓语,含贬义。
- 例句:
- 叶圣陶《桥上》:“真所谓‘俟河之清’呢!”
- 现代语境中可用于形容治理黄河等需长期努力却难见成效的事业,如:“俟河之清,民众的耐心恐难持久。”
延伸理解
- 文化背景:黄河因泥沙含量高,自古浑浊难清,故成为“难以实现之事”的象征。
- 近义表达:类似成语有“河清难俟”,反义如“指日可待”。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左传》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兵额常平仓尘阛尘役檮昧躭捱当腰蹈矩践墨道明黩刑藩侯非计锋端风虎云龙愤怒关楗鬼工球固项奂奂鰴鲸浑涵火精剑拣信生笺札角奔架田寄书雁九户救暍亏汙良夫辽豨寥宇裂痕陵跨面条鱼妙染摸头不着内色颞顬欧风墨雨青雀舫擒捉穷奸极恶荣践沈厚伸开蛇渊囿十尖饰口肆笔贴合退言拖綉毬委辟相维仙闼夏熟细布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