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笺札的意思、笺札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笺札的解释

指书信。 清 袁枚 《随园诗话补遗》卷二:“ 康熙 间,叔父 健磐公 访戚 镇江 ,寓某铁匠家,与其妻 张淑仪 有文字之知,彼此暗投笺札,唱和甚懽,而终不及于乱。” 清 叶廷琯 《吹网录·胡注失收考异》:“余因 胡心耘 得交 季言 ,笺札常通,终未一面。”

牋札:亦作“ 牋札 ”。书信;公文。 唐 赵冬曦 《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赋得莲字》:“牋札来宸禁,衣冠集詔筵。” 宋 王谠 《唐语林·赏誉》:“﹝ 刘赡 ﹞少为 汉 南 郑司徒 掌牋札。”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笺札(jiān zhá)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古典韵味的复合词,其核心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1. 本义:小幅纸张与书写载体

    “笺”原指古代用于题诗、写信的小幅华美纸张,如“花笺”“锦笺”;“札”指书写用的木简,后泛指文书。二者结合,最初指代书写用的精致小幅纸张或简牍,是古代文人书写诗文书信的载体。

    参见《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8页)、《辞源》(修订本,第3册,第249页)。

  2. 引申义:书信的代称

    因“笺札”是书写信函的主要材料,故引申指书信本身,尤指措辞雅致、格式讲究的书信,常见于文人雅士间的交流。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提及文人互赠“笺札”。

    参见《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8页)、《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2版,第719页)。

  3. 现代语境:书法与古籍术语

    在现代汉语中,“笺札”主要用于书法艺术领域,指书写在特定笺纸上的书法作品;在古籍研究中,则指具有艺术或史料价值的古代书信原件。

    参见《中国书法大辞典》(广东人民出版社,第356页)。

补充知识:笺纸常饰以水印、暗纹(如“薛涛笺”),其制作工艺与文人书信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网络扩展解释

“笺札”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ān zhá,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书信或公文,尤指以小幅纸张书写的信件。该词在古代多用于正式或文学性的文字交流,如私人信函、官方文书等。


2. 结构与来源


3. 使用场景与文献用例


4. 相关词汇

近义词包括“笺牍”“书札”“信札”等,现代多称“书信”或“信件”。

别人正在浏览...

百米赛跑绊拘伴游鞭辟入里查房朝会彻骨吃价垂统戴名世代舞电迈鹅翎髣像釜鼓俯仰随人抚毓更待乾罢供具钩察关都环居画屏混成协火牌将士娇逸极苦精耕细作惊燕赆贽君卿舌空中结构亏空老账蜡酺栗密掠美市恩慢声慢语祃牙眉头一纵,计上心来门下晩生面软迷离恍惚男夫辇脚培风撇假僻脱淇澳钦天坛扰害升玄石尤送盏涛泷同伦晚快边舞弊营私鞋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