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俟河之清的意思、俟河之清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俟河之清的解釋

等待 黃河 由濁變清,比喻期望之事不可能實現或難以實現。《左傳·襄公八年》:“ 周 詩有之曰:‘俟 河 之清,人壽幾何?’” 杜預 注:“逸《詩》也,言人壽促而 河 清遲。喻 晉 之不可待。” 漢 張衡 《思玄賦》:“系曰:天長地久歲不留,俟 河 之清祗懷憂。”《晉書·陽裕載記》:“欲偃蹇考槃,以待大通者,俟 河 之清也。人壽幾何?古人以為白駒之嘆。”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俟河之清”是一個漢語成語,典出《左傳·襄公八年》,字面意為“等待黃河水變清澈”,其核心含義可從以下四方面解析:

一、古籍溯源與字詞釋義 “俟”為動詞,意為“等待”,《說文解字》釋作“待也”(《漢語大詞典》);“河”特指黃河,中國古代文獻中“河”多作黃河專稱(《古代漢語詞典》)。全句原典為“俟河之清,人壽幾何”,以黃河水濁難清的自然現象,映射人類壽命有限與自然規律不可逆轉的對比。

二、核心語義與引申意義 該成語包含兩層引申義:

  1. 隱喻難以實現的期盼:黃河水清在古代被視為祥瑞之兆,但實際極難實現,故比喻虛無缥缈的願望。《漢語成語考釋詞典》指出其常用于描述“不切實際的空想”
  2. 警示無謂等待:北宋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引此語時,強調“不可恃遷延而冀幸”(《資治通鑒·漢紀》),警示過度消極等待的危害性。

三、語言演變與文學應用 明清時期該成語使用頻率顯著提升,如李汝珍《鏡花緣》第十六回寫道:“俟河之清,尚要臨淵羨魚否?”展現其在文學創作中的警示勸誡功能。近現代魯迅在雜文中亦活用此典,批判空談誤國的社會現象(《魯迅全集》)。

四、當代語義與使用場景 現代漢語中多用于兩類語境:

  1. 經濟學領域形容“過度等待政策紅利而錯失發展機遇”;
  2. 日常交際中勸誡他人“放棄不切實際的幻想,采取實際行動”,如:“與其俟河之清,不如主動開拓新市場”。

網絡擴展解釋

“俟河之清”是一個漢語成語,以下為詳細解釋:

基本釋義


出處與典故


用法與例句


延伸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左傳》原文或漢典等權威詞典。

别人正在浏覽...

雹凸兵簿鬓根吹塵出入神鬼刺竹翠軿村艇點看吊祠丁奴短主簿耳旁風伐柯改往修來鞈革耕獲耕種弓弝貫覽橫行介士紅毛刀花脣江山好改,本性難移椒房節取峻谷軍令筐篚剌步羅綳媚愛妙計密書抹門兒謀翼能伸能屈年鑒缥碧歉然青草棄堂帳顴輔繞缭撒撇甚都射招守生甩筆頭子說溜了嘴頌聲載道夙夕鐵掌恸咷推訪微司窩穰無愧五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