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纵的意思、疏纵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纵的解释

亦作“疎纵”。亦作“踈纵”。1.放达,不受拘束。 唐 孙棨 《北里志·楚儿》:“ 光业 性踈纵,且无畏惮,不拘小节。”《旧唐书·柳浑传》:“ 浑 性放旷,不甚检束。僚长拘局,忿其疏纵。”《宋史·孔承恭传》:“少疏纵,及长能折节自励。”

(2).纵容,不加约束。 明 张居正 《答闽抚庞惺庵》:“今人不达於治理,动以姑息疏纵为德,及罹於辟,然后从而罪之,是罔民也。”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疏纵”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ū zòng”,其含义可从以下三个层面解析:

一、基本含义

指放松控制、不加约束地放任事物发展。该词由“疏”(放松)和“纵”(放任)组合而成,强调对人或事的宽松态度。

二、内涵解析

  1. 放达不受拘束
    多用于形容人的性格或行为,如《旧唐书·柳浑传》记载柳浑“性放旷,不甚检束”,被同僚认为“疏纵”。这类描述常见于古代文献,指不拘小节、自由洒脱的性情。
  2. 纵容不加约束
    引申为管理层面的放任态度。例如明代张居正曾批判“姑息疏纵”会导致民众触犯法律后再追究,实属“罔民”(欺骗百姓)。

三、辩证视角

疏纵具有两面性:

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现代日常使用较少。可通过查字典()或汉典()进一步查阅古籍例证。

网络扩展解释二

疏纵的意思

疏纵(shū zòng)是一个汉字词语,表示宽容、放任、不加约束的意思。它可以用来形容人对他人或事物的态度和行为,表明对某种行为或情况持着宽容、宽松、不加干预的态度。

拆分部首和笔画

疏纵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疒(疔病部首),右边是纟(纤维部首)。它共有14个笔画。

来源

疏纵最早出现在《周易》中,其中有一句语录:“天地之间,万物之内,不言而信,圣人之道也。不言而信,纵之以疏。”意为圣人之道是能以不言而信的方式来宽容和放纵。后来,这句话中的“纵之以疏”逐渐演变为了现在的疏纵二字。

繁体

疏纵的繁体字形为「疏縱」。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疏纵的字形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整体结构与现代形式相似。例如,在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疏纵的形状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但整体结构依然可辨认出。

例句

1. 在教育孩子时,父母应该适度疏纵,让他们有自己的空间和发展。

2. 老师对学生的迟到并没有过多责备,而是选择疏纵,给予他们改正的机会。

组词

疏纵心态、疏纵态度、疏纵原则、疏纵教育

近义词

宽容、宽松、纵容

反义词

严格、压抑、约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