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辞厚币的意思、卑辞厚币的详细解释
卑辞厚币的解释
见“ 卑辞重币 ”。
词语分解
- 卑辞的解释 谦恭之辞语口出卑辞,心怀鬼胎详细解释亦作“ 卑词 ”。言辞谦恭。《公羊传·僖公二六年》:“乞师者何?卑辞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钦士》:“不惮屈已,不耻卑辞,而以致贤为首务,得士为重寳。”《旧
- 厚币的解释 丰厚的礼物。《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楚威王 闻 庄周 贤,使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 晋 葛洪 《抱朴子·诘鲍》:“灵禽嗈喈於阿阁,金象焜晃乎清沼,此岂卑辞所致,厚币所诱哉!” 清 薛福成 《
网络扩展解释
“卑辞厚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作bēi cí hòu bì,以下是详细解释:
1.词义解析
- 核心含义:指言辞谦卑恭敬,同时赠送丰厚的礼物,通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极度尊重或有所请求的态度。
- 深层内涵:体现了一种通过语言和物质双重示好的策略,常见于古代政治、外交或招揽人才的情境中。
2.出处与典故
- 文献来源:最早出自《新唐书·李抱真传》。原文记载李抱真为招揽贤士,“虽小善,皆卑辞厚币数千里邀致之”,即对有才能之人,无论其成就大小,均以谦辞和厚礼相待。
- 历史背景:反映了古代重视人才、以礼待人的文化传统。
3.用法与示例
- 语法功能:多作状语或定语,形容人委曲求全或刻意示好的行为。
- 应用示例:
- 清代薛福成《庸庵笔记》中提到两江总督上任时“必卑辞厚币,敦请入幕”,展现对贤士的重视。
- 古代诸侯为求自保,常以“卑辞厚币”向强国示弱(如《史记》中齐国事秦的记载)。
4.近义词与关联词
- 直接近义:卑辞重币、卑礼厚币(均强调谦卑言辞与厚重礼物结合)。
- 关联表达:币重言甘(侧重礼物与甜言蜜语并用)。
5.结构与感情色彩
- 成语结构:联合式,由“卑辞”(谦卑的言辞)和“厚币”(丰厚的礼物)两部分并列组成。
- 感情色彩:中性词,既可褒义(如诚心招贤),也可贬义(如刻意讨好)。
这一成语生动刻画了通过语言谦逊和物质馈赠达成目的的行为模式,既有历史典故支撑,也蕴含丰富的文化策略意义。
网络扩展解释二
"卑辞厚币"是一个成语,意思是以低贱的言辞换取高价的财物。下面是关于该成语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卑"字的拆分部首是 "十",总共有7画。
- "辞"字的拆分部首是 "辛",总共有8画。
- "厚"字的拆分部首是 "厂",总共有9画。
- "币"字的拆分部首是 "片",总共有11画。
来源:
《卑辞厚币》一词起源于古代的故事。据说,在战国时期,齐国的一位官员王贾颇认为奉承君主可以换取丰厚的赏赐。于是他以谄媚的言辞巧言令色地奉承君主,换取了大量的财物。因此,"卑辞厚币"这个成语用来形容以卑微的言辞换取了丰厚的财富。
繁体:
《卑辭厚幣》 是繁体字的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写作中,"卑辞厚币"成语的用字、字义与现代相同。
例句:
他总是说些卑辞厚币的话,以获取他人的赞赏和金钱。
组词:
与"卑辞厚币"相关的词语有:奉承、谄媚、巧言令色、赏赐等。
近义词:
与"卑辞厚币"意思相近的成语有:"低三下四"、"甘言厚币"、"花言巧语"等。
反义词:
与"卑辞厚币"意思相反的成语有:"言必称功"、"有口无心"、"直言不讳"等。
希望以上解释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