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责其罪过;谴责。《诗·商颂·殷武》:“岁事来辟,勿予祸适。” 毛 传:“适,过也。” 郑玄 笺:“勿罪过,与之祸适。” 王引之 《经义述闻·毛诗下》:“祸读为过,《广雅》曰:‘謫、过,责也。’謫与适通。勿予过謫,言不施谴责也……祸与过古字通。《荀子·成相篇》説刑曰:‘罪祸有律,莫得轻重。’即罪过字。《汉书·公孙宏传》:‘诸常与 宏 有隙,虽阳与善,后竟报其过。’《史记》过作祸。”
“祸适”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需结合古籍文献进行解析:
拼音:huò shì
核心含义:责其罪过;谴责。
通假关系:
源自《诗经·商颂·殷武》:
原文:岁事来辟,勿予祸适。
释义:诸侯按时来朝拜,不施加谴责与罪责。
部分现代资料(如)将“祸适”解释为“灾祸恰好符合某人需求”,此说法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对词语的误读或引申,需谨慎采用。
该词属于冷僻古语,现代使用极少,多见于研究《诗经》或训诂学领域。如需引用,建议优先参考《毛诗注疏》《经义述闻》等权威文献。
《祸适》(huò shì)是一个成语,意思是灾祸降临或者福祉来临。表示遭遇祸事或者是好运接踵而来。
拆分《祸适》的部首是示字旁和辶字旁。示字旁表示“示众”,辶字旁表示“走”。其中“祸”字的笔画数为10画,而“适”字的笔画数为11画。
《祸适》的出处于《诗经•小雅•大东》:“祸适不穷。”意为“祸患不断而居无定所”。在繁体字中,“适”字的写法为「適」。
在古代,汉字的字形有时与现代有些差异。根据《康熙字典》,《祸适》的古代写法为「禍適」。
1. 那个国家正遭受巨大的灾难,祸适无常。
2. 获得大奖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祸适相依。
组词:祸患、适应、适当
近义词:祸福相依、祸事福事、灾福
反义词:祸来福至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