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疏义的意思、疏义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疏义的解释

疏通和阐发文义。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勉学》:“夫圣人之书,所以设教,但明练经文,粗通注义,常使言行有得,亦足为人;何必‘ 仲尼 居’即须两纸疏义?” 严复 《译<天演论>自序》:“夫如是,则虽有故训疏义之勤,而於古人詔示来学之旨,愈益晦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疏义"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两个主要义项,结合权威辞书考证如下:


一、动词:阐释义理

指对经典文义进行疏通解释,侧重于阐发深层含义。

  1. 《汉语大词典》(第7卷,第1213页)

    释为:"疏通阐释文义"。如《汉书·儒林传》载"疏通经义,辨析疑滞",体现其学术阐释功能。

  2. 《古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第1390页)

    强调"疏"含分条解析之义,"义"指思想内涵,合指对典籍义理的系统性注解。例见清代学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书名立意。


二、名词:注释体例

特指古代经籍注释的一种文体形式,与"传""笺"并列。

  1. 《辞源》(修订本,第三册,第2146页)

    定义为:"对古书旧注再作阐释的体例",如唐代孔颖达《五经正义》即采用"疏不破注"原则,对汉魏旧注进行补充申发。

  2. 《四库全书总目·经部总序》

    指出"疏义"体成熟于六朝,至唐成为官定释经范式,代表如皇侃《论语义疏》。


学术溯源

该词构词法属并列结构:"疏"取疏通义(《说文》:"疏,通也"),"义"指思想内核(《孟子》:"义,人之正路也")。南北朝后逐渐固化为注疏专名,如《隋书·经籍志》著录《周易义疏》十九卷。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汉语大词典》(1993)
  2. 商务印书馆《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
  3. 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
  4. 中华书局《四库全书总目》(1965整理本)

网络扩展解释

“疏义”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疏通和阐发文义,常用于学术或注释性语境中对文本的解析。以下是具体解释:

1.基本释义

2.应用场景

3.相关延伸

“疏义”强调通过疏通文字障碍来揭示文本核心思想,是传统学术研究的重要方法。如需进一步了解“疏”的具体字义演变,可参考权威词典(如)。

别人正在浏览...

白刀子进去,红刀子出来伴当八月春驳文吵窝子池泽春浦盗兵等等吊楼顶证都孔目妒恨放退風俗畫扶世格号闺妮国际主义闳厚吼号虎卧龙跳胶续交阯经堂酒失俊才考慎里门淩胁刘表牛六朝金粉厉志乱世佳人抹子排行榜平富聘约毗勇谦喜硗薄切论请郡琼笥七星岩赛社散坏韶龄施放世姻收摭搜猜苏维埃天祉图识五气相近乡面香薷饮枭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