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形容字势雄强超逸。语出 南朝 梁 袁昂 《评书》:“ 王右军 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歷代寳之,永以为训。”《儿女英雄传》第三六回:“ 安公子 经 安老爷 这几个月的造就工夫,那本殿试卷子真真作得来经经纬史,写得来虎卧龙跳,钦派閲卷大臣把他优定在前十本以内。”
“虎卧龙跳”是一个成语,形容书法或字势的雄浑超逸,具有极高的艺术表现力。以下为详细解释:
该成语字面意为“如虎静卧,如龙腾跃”,比喻书法笔势刚劲有力且富有动态美感,兼具沉稳与灵动之态。
源自南朝梁代袁昂的《评书》:“王右军(王羲之)书,字势雄强,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阁,故历代宝之,永以为训。”。此处以“龙跳天门”形容动态飞扬,以“虎卧凤阁”展现静态威严,共同构成对王羲之书法风格的赞誉。
此成语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书法美学中“刚柔并济”的审美标准,常用于赞誉书法大家的作品气韵。
虎卧龙跳是一个汉字成语,意思是形容急剧变化或者戏剧性的情景。
虎卧龙跳的部首为龙(⾖),它是一个独立的部首。
虎卧龙跳共有8画,根据汉字书写规则,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依次书写。
虎卧龙跳最早出现在《西游记》这本古代中国的长篇神话小说中,描述了孙悟空驯服凶恶虎怪和大蛟龙的情节。这个成语通过这个神话故事,形象地描述了剧烈变化和戏剧性情节的场景。
虎卧龙跳的繁体字为「虎臥龍跳」。
在古代,「虎卧龙跳」的汉字写法可能略有不同,但常用的写法为「虎臥龍跳」。
1. 他的演讲引起了观众们的注意,会场上虎卧龙跳,掌声不断。
2. 这场比赛真是虎卧龙跳,层出不穷的精彩瞬间,让人难以忘怀。
1. 虎头蜂腰:形容人身材高大,虎背熊腰。
2. 虎威燕颔:形容勇武威猛,威风凛凛。
变幻莫测、急转直下、惊心动魄。
平淡无奇、寂静无声。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