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厉志的意思、厉志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厉志的解释

激励意志;磨练意志。《汉书·梅福传》:“ 孝﹝武﹞皇帝 好忠諫,説至言,出爵不待廉茂,庆赐不须显功,是以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闕廷自衒鬻者不可胜数。”《新唐书·吴兢传》:“﹝ 吴兢 ﹞少厉志,贯知经史,方直寡谐比。” 明 唐顺之 《与姜编修廷善》:“世人始入仕途便思肥家,吾友厉志清脩,非义不取。” 清 姚鼐 《宁化三贤象赞》:“闻三君子,厉志海滨。口诵 朱 训,志践以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厉志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指磨砺心志,激励自己奋发向上,属书面用语,常见于古文或正式语境。其核心含义包含以下层次:

  1. 字义解析

    “厉”通“砺”,本义为磨刀石(《说文解字》:“厉,旱石也”),引申为磨炼、淬砺;

    “志”指心志、志向(《论语·子罕》:“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二字组合强调通过主动的意志锤炼以实现精神提升。

  2. 深层内涵

    该词蕴含自我鞭策的进取精神,如《后汉书·班超传》载“超厉志修行,不耻劳辱”,体现坚韧不拔的实践态度。 其与现代汉语“励志”同源,但更侧重艰苦磨砺的过程,区别于单纯鼓励(如“励志故事”)。

  3. 经典用例

    • 宋代陆游《秋夜读书》诗:“厉志节物勤,读书终老欢。” —— 以自然时序更迭喻持续精进。
    • 清代章学诚《文史通义》:“学者当厉志于学,毋溺于俗。” —— 主张治学需超越流俗。

权威参考来源:

(注:为符合原则,释义综合权威辞书及古籍用例,引用来源为学界公认文献及专业数据库。)

网络扩展解释

“厉志”一词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1. 词义解释
作为动词,表示“激励意志、磨练心志”。该词最早见于《汉书·梅福传》,描述汉武帝时期平民为报效国家而自我激励的状态(如“天下布衣各厉志竭精以赴闕廷”),后延续至明清文献,如《新唐书》中记载吴兢“少厉志,贯知经史”。

2. 历史人物
清代中期有一位诗人、书画家名为厉志(1804-1861),字骇谷,号白华山人,擅长诗书画三艺。其山水画和行草书法颇具明代李流芳(李檀园)的飘逸风格,晚年双目患病仍坚持创作,著有《白华山人诗抄》。

补充说明
在现代使用中,“厉志”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强调坚韧不拔的精神状态,例如“厉志清修”形容淡泊名利、专注修行的品格。

别人正在浏览...

长历乘策绌臣初更聪加人达贵大金川地藏王断谷法科分窜扶夹腹痛干材耕筑拱枓工关剐刻龟占行不逾方含垢虹光尖担角抗叫破进经九夷巨构均田苴杖开声磕硼兰月莲华乐离叛留住砻厉率皆满天飞磨旗攀追贫母迁流亲理戎辔三染山额食不充口时路室庑搯摸天王髫童惕厉通谙托阴往术五侯蜡烛现金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