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束绦的意思、束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束绦的解释

以丝带束于腰间。 明 都穆 《游华山记》:“洞有 希夷 先生睡像,黄衣束絛,儼乎如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束绦是汉语中由“束”与“绦”组合而成的合成词,其核心含义指用于捆扎、系结的丝质带子。具体可从三方面解析:

  1. 词素分解

    “束”在《汉语大词典》中释义为“捆缚、收拢”(来源:商务印书馆《汉语大词典》),而“绦”特指“用丝线编织成的扁平饰带”(来源:中华书局《说文解字注》)。二者结合后,词义聚焦于“以丝带捆扎固定物品”的动作及工具。

  2. 实际应用场景

    束绦在古代服饰文化中常见,例如宋代《舆服志》记载官员礼服需“以朱绦束腰”(来源:上海古籍出版社《中国历代舆服志》)。唐代诗人白居易《琵琶行》中“钿头银篦击节碎,血色罗裙翻酒污”一句,亦隐含束绦作为裙饰的功能。

  3. 语义演变

    《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指出,束绦在近代汉语中衍生出“约束”的隐喻义,如明代话本《醒世恒言》用“心如束绦”比喻情感受制(来源: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现代汉语中该词多保留本义,常见于传统工艺及文献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束绦”是一个汉语词语,具体解释如下:

1.基本含义

“束绦”原指用丝带束于腰间,是古代服饰中的一种装束方式。例如明代都穆在《游华山记》中描述陈抟(希夷先生)的睡像时提到:“黄衣束绦,俨乎如生。”

2.字词结构

3.文献引用

该词多见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例如:

4.现代用法

现代汉语中,“束绦”更多用于文学或历史语境,描述传统服饰或古人的装束细节。部分词典(如)将其引申为“约束、限制”的比喻义,但此用法较为少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束绦”本义为以丝带束腰,常见于古代文献和诗词,需结合具体文本理解其含义。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等权威辞书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暗愎报佑比翼齐飞沧桑长行畅叙幽情长壮楚帆忉利天防御工事发市光誉寒慄和鼓咶剌鄠杜恢办讳迹秽质活字版笺训寄拜街头巷底季叔就手倦听沮毁坑坑洼洼空位苦寒朗啸厘整龙质络绎不绝没要没紧某某人年金俳谐文平洒伾伾辟暑犀抢攻抢金青雯驱驾融洽上国删薙哨守拾渖寺壁嵩峦俗儒塔斯社踏验调和突撞卧治伍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