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册命的意思、册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册命的解释

(1).古代帝王封立继承人、后妃及诸王大臣的命令。《书·顾命》:“太史秉书,由宾阶隮,御王册命。” 孔颖达 疏引 郑玄 曰:“太史东面,於殯西南而读策书,以命王嗣位之事。”

(2).指册立或册封之事。《文献通考·帝系四》引 晋穆帝 《册皇后文》:“皇帝使使持节兼太保侍中太宰 武陵王 晞 册命故散骑侍郎女 何氏 为皇后。”《新唐书·沉既济传》:“且太后遗制,自去帝号,及 孝和 上謚, 开元 册命,而后之名不易。”《清史稿·礼志七》:“ 嘉庆 元年,立 孝淑睿皇后 ,册命日,会太上皇帝千秋宴讫还宫,帝、后诣前行礼。” 郭沫若 《中国史稿》第二编第四章第一节:“﹝ 城濮 ﹞战后, 晋文公 在 践 土( 河南 原阳 西南),会盟诸侯, 周 天子也被召来参加,册命 晋文公 为‘侯伯’(霸主)。”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册命”是中国古代君主用于封立继承人、任命官员或授予封号的重要制度,其含义可从以下维度解析:

一、基本定义

“册命”指古代帝王通过正式文书(册书)下达的命令,主要用于封立继承人、后妃、诸侯及大臣,或完成相关册封仪式。该词由“册”(书写命令的简册)和“命”(任命)组合而成。

二、制度演变

  1. 起源与完善
    册命制度最早可追溯至西周以前,到西周时发展为系统化的官员任命体系。周王通过册命任命内服百官、外服诸侯,以及诸侯国的“命卿”(如大国三卿中的两卿由周王册命)。
  2. 后续发展
    秦汉时期进一步完善,册命流程包括书写、刻简、加盖御玺等环节,成为彰显皇权的重要形式。

三、典型应用场景

四、文献例证

五、制度意义

册命不仅是行政手段,更通过仪式化流程(如宣读册书、授玺等)强化君臣等级,成为维护宗法制度的核心工具。其影响延续至后世,成为历代王朝政治仪轨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案例或制度细节,可参考《文献通考》《清史稿》等典籍,或查阅西周金文研究资料。

网络扩展解释二

《册命》是一个汉字词,它的意思是记录人的命运或命运的轨迹。它是由两个部首组成:冊和命。冊部表示书卷或记录,命部表示命运或生命。《册命》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用细长的木片或竹签记录着个人的命运,以此来预测未来的发展。根据繁体字拆分,冊部的横笔画有四画,竖笔画有一个,命部的横笔画有一画,竖笔画有五画。 古时候汉字写法中,《册命》的字形有所不同。冊部有时被写作「冊」,命部有时被写作「命」。这种写法在古代文献中可以找到许多例子。例如,《史记·淮阴侯列传》中就有这样的一句话:“袁盎,字子遗,沛国相人也,早有籍冊命。”这里的「籍冊命」即指袁盎早年就有人为他写下的有关命运的记录。 《册命》一词可以用来组成其他词语,如「命运」、「命理」等。它的近义词可以是「命运轨迹」、「命运记录」等。而反义词则可以是「命运未知」、「无命运」等。 总而言之,《册命》指的是记录人的命运或命运轨迹的词语。它由冊和命两个部首组成,拆分部首的笔画分别为冊部四画一竖、命部一横五竖。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冊部有时被写作「冊」,命部有时被写作「命」。除了作为独立的词语外,《册命》也可以作为其他词语的组成部分。近义词包括「命运轨迹」、「命运记录」,而反义词则有「命运未知」、「无命运」等。

别人正在浏览...

白楞百岁笨拙滨海区卜筮参枢搀引差摄承包丹臼洏洏放横凡愦沸喧飞柱狗尸古鉩和风细雨红丝研后臀讙咋虎穴龙潭胶黉交口同声寄臣金华夫人絶伦句无举贤任能看书空梦狼嗥鬼叫离尘六洲乱愦鲁壁芦管貌冠媒糵没爪蟹内韄宁贴牌尾馆彭蠡漂荡茕然齐心瑟索生理霜居桃花妆天槎黇鹿提法亡考望慕蛙音闰位翁博无量佛下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