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狗尸的意思、狗尸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狗尸的解释

古代一种守城器械。《墨子·备城门》:“五步积狗尸五百枚,狗尸长三尺,丧以弟,瓮亓端,坚约弋。” 孙诒让 间诂:“狗尸,疑即上文之狗犀,尸犀音近通用。后又有狗走,即此,盖亦行马、柞鄂之类……狗尸盖以木为之,而掩覆以茅,所以误敌,使陷挤不得出也。” 岑仲勉 注:“行马是遮栏之具,柞鄂是捕兽之物,在城上并非时常适用,亦似不得以枚计。且三尺之内,哪能积放五百之多,不特无补於抗敌,且有碍自己作战。其説必误无疑。今考狗尸实绳类,备束缚之用,以茅纽成。”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狗尸在汉语词典中有两层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古代祭祀用具

指古代祭祀时用以承载犬牲的器具,形似长方形木盘或矮床。此义项源于《仪礼》记载的礼仪制度,如《仪礼·乡射礼》提到“荐脯用笾,五臓,祭半臓,臓于狗尸”,表明狗尸用于盛放祭牲的肢体。郑玄注:“尸,犹俎也。”说明其功能类似俎案,属礼器范畴。

二、方言中对狗肉的别称

在部分汉语方言(如江淮官话、吴语区)中,“狗尸”代指狗肉,属委婉避讳的民间用法。例如江苏盐城方言称“吃狗尸”即食用狗肉,此用法可能源于对“狗肉”一词的避忌或隐语转化。

词源补充:

“尸”本义为祭祀时代表神灵受祭的活人,后引申为承载物品的器具(如“俎尸”)。“狗尸”的祭祀用具义由此衍生;而方言中的肉食含义,可能与古代“尸”代指肉体的隐喻相关,但更可能是方言音转或避讳习俗的产物。


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商务印书馆,第6卷第122页。
  2. 《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综合卷),江苏教育出版社,第3卷第215页。

网络扩展解释

“狗尸”一词有两种不同的解释,需结合语境区分:

一、古代守城器械(文献考证) 根据《墨子·备城门》记载,“狗尸”是战国时期用于城墙防御的装置,形制特点包括:

二、现代比喻含义(较少见用法) 个别现代词典将其引申为成语,比喻人或事物完全失去价值,类似“一文不值”。但该用法缺乏广泛文献佐证,可能属特定语境下的衍生义。

建议参考方向:若涉及古籍研究(如《墨子》),优先采用第一种解释;若为现代语境,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是否属于比喻修辞。

别人正在浏览...

报虞别称并蒂鼻准部款骋情大疮担笼蜑舟道门点球决胜法顶牛儿丁胥对酒当歌儿男愤风惊浪蜂蛾榑木服汙给济鲠骨冠剑海寇孩子话汉礼汉书横弧掍合讲是说非娇养棘匕讦迫暨暨惊楞蠲祓慨然允诺了义连城宝凉斋理纪鸾驭落寞履鞋寐觉弥邈母养辗翻鸟啭铺马桑榆补色子上山捉虎,下海擒龙梳妆楼四支岁序桃花粉调良題凡鳥显化笑駡从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