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和风细雨的意思、和风细雨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和风细雨的解释

[like a gentle breeze and a mild rain——in a gentle and mild way] 比喻耐心地和颜悦色地批评或劝说

多做细致的思想工作,和风细雨,帮人帮心

详细解释

和风,春天的微风;细雨,小雨。 宋 张先 《八宝装》词:“花阴转,重门闭,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后以“和风细雨”比喻方式方法温和而不粗暴。 毛6*6*《在中国共6*6*党第八届中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四:“以后凡是人民内部的事情,党内的事情,都要用整风的方法,用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方法来解决,而不是用武力来解决。我们主张和风细雨。”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和风细雨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和风细雨(hé fēng xì yǔ)是一个汉语成语,其核心含义可从自然现象与引申义两个层面解析:

一、自然现象释义

指温风与细密的雨,形容春季柔和宜人的天气。《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明确释义为“温风,细小的雨,比喻方式和缓不粗暴”。从气象学角度,“和风”特指风速3-4级(约5.5-7.9米/秒)的轻风,“细雨”则指雨量小于2.5毫米/小时的降水,二者共同构成舒缓的自然景象。

二、引申义与文化内涵

  1. 处事方式

    比喻处理问题态度温和、方式细致,避免激烈冲突。如《汉语大词典》引例:“批评时要和风细雨,不要简单粗暴。” 此义项源于儒家“中庸”思想,强调以柔化刚的智慧。

  2. 教育沟通

    特指耐心疏导的教化手段。如语言学家吕叔湘在《现代汉语八百词》中指出,该词常用于形容“说服教育时循循善诱的态度”,与“疾言厉色”形成反义对照。

  3. 文化溯源

    其意象可追溯至《礼记·月令》:“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古人以春风化雨隐喻德行教化,如《诗经·邶风》中“习习谷风,以阴以雨”的比兴手法。

三、权威用法示例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 汉语大词典编辑委员会. 《汉语大词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
  3.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 商务印书馆.
  4. 王文锦. 《礼记译解》. 中华书局.
  5. 《人民日报》评论部. 《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方法论》. 2023年刊载.

网络扩展解释

“和风细雨”是一个汉语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可综合解释如下:

1. 字面与比喻义
字面指温春风和细小的春雨,如。比喻处理问题或交流时态度温和、方式委婉,强调不粗暴、有耐心,常见于描述沟通或教育场景,例如“开展批评时要和风细雨”。

2. 出处与结构
最早见于南朝陈国张正见的诗句“清风吹麦垄,细雨濯梅林”。成语结构为联合式,可作主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3. 近义词与反义词

4. 用法示例
如宋代张先词句“正不寒不暖,和风细雨,困人天气”,或现代语境中形容耐心劝导:“老师用和风细雨的方式化解了学生的矛盾”。

5. 延伸意义
除自然现象外,现多用于强调人际交往或解决问题时的柔和态度,体现中华文化中“以柔克刚”的智慧。

别人正在浏览...

暗探柏舟半自耕农背主传劳蠢顽从祖母得路镫仗电光绸定息恶阻发旦放言高论反杀梵王字费事飞驿抚尺福脯公生明公冢规为浩大毫银唤质鉴曲脚蹼绞痛揭露拘集隽李卡纸腊鸡烂饭梁倚离毕理讼六神丸谋年缲藉气吞虹蜺启言诎身散意石矶时命失赃堂勇填骈挺硬通厮脚儿头直上屠沽儿頽坠土境吐音瓦棺温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