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拱手听从命令。 宋 陈亮 《酌古论·马燧》:“三镇平,则 淄 青 之胆破矣。命一辩士持天子之詔往諭之,彼安得不束手听命哉!”
“束手听命”并非现代汉语中的常见成语,可能是表述有误或对现有成语的混淆。根据字面拆分分析并结合相近成语推测:
可能的字面解释
“束手”意为捆住双手,比喻不抵抗或无能为力;“听命”指服从命令。组合后可理解为“被动地接受指令,放弃自主行动”,但此用法缺乏文献依据。
易混淆的正确成语
使用建议
若想表达“被动服从”,推荐使用“俯首听命”;若强调“消极应对困境”,则用“束手待毙”。建议核对具体语境,选择更贴切的成语。
若需进一步辨析其他成语,可提供更多上下文以便精准解答。
《束手听命》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形容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只能按照别人的意愿或指示去做事,没有任何自由决定的权力。
《束手听命》这个成语由两个部分组成。其中,“束手”部分的部首是“手”,总共有5个笔画;“听命”部分的部首是“口”,总共有8个笔画。
《束手听命》这个成语最早出自《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如臣之力能足助王,则愿竭志焉;如未然也,则望命以死。王曰:‘子无吾命若死,汝士何在?’对曰:‘士之事君,非命使然也,以国家之累,义也;君之诏,臣之命也,安可无听?’是曰‘臣纳命矣’。王曰:‘何谓纳命?’对曰:‘若命我死,臣死不辞,敢有忤焉,是谓纳命。’”后来逐渐演变成现代汉语成语。
在繁体字中,“束”字的写法为「 束 」, “手”字的写法为「 扌 」, “听”字的写法为「 聽 」, “命”字的写法为「 命 」。
在古时候,成语《束手听命》中的汉字的写法和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听命”中的“听”字的古汉字写法为「 聞 」。
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属于老板,完全不敢违背老板的决定,可以说是束手听命。
听命若定、手无寸铁、言听计从、都是与《束手听命》相关的组词。
近义词: 忠于职守、唯命是从
反义词: 自由决断、反抗
拜既邦典边寨滨近不辱侘傺肠慌腹热诚款醋母寸马豆人丹凤眼谠言直声当元到职遁迹顿勿阨会鄂君香被非犯富贵气妇孺皆知高情狗续金貂古木参天海夷货取藿蠋脚碓交市倦意郡帅举疏雷令剑列卒洛派萌达庙廊谬法凝聚力盘操墙柳清称秦艽七星冠栖音渠股日环食散郎色理擅让石限手起刀落躺卧铜壶滴漏晚涂项羽铦袭小儿消闷写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