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文书上题署官衔。 宋 陆游 《子遹调官得永平钱监》诗:“署衔汝勿憎铜臭,就养吾方喜饭香。” 李根源 《记云南起义》:“是时所发布告, 蔡松坡 署曰正司令,余署衔曰副司令。”
“署衔”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shǔ xián,其核心含义是指在文书上题署官职或头衔。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析该词:
“署衔”指在正式文件或文书中签署个人的官职、品级或头衔。例如古代官员在发布公告、奏折时需注明自己的身份,以示权威性和责任归属。
个别资料(如)提到“署衔”可引申为“名义上代理职务而无实权”,但这一用法较为罕见,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主流解释仍以题署官职为主。
“署衔”主要用于描述古代文书中的官职标注行为,兼具身份标识与责任认定的作用。需注意不同文献中的具体语境差异。
《署衔》是一个具有特定含义的词语,表示在文件、文件背面、证件等上面签写自己的称号、职位等内容。
《署衔》由两个汉字组成,分别是“署”和“衔”。
部首:
笔画:
《署衔》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书行文的方式。
在繁体字中,署(簽)的形状上方有一横,像是書法家用印章按上去的樣子。衔(銜)则是由金属掛在嘴上的东西。
古代汉字的写法经历了演变,所以与现代写法可能略有不同。在古代,署字在右上角多了一个点,而衔字则在右边的框内再加三个横。
1. 我在合同上署衔为公司总经理。
2. 请您在这份文件上署上您的衔。
近义词:签字、签名
反义词:抹去、删除
白毛女八阶半面参注超趠成梁彻止蠢动含灵出芽生殖淡远登高而招蕃国房玄龄仿洋風雨凄凄干吉赶热公廨瓜皮搭李皮龟印过君咳家汗马功和粹鹤鱼鸿绩蹇蹇荐享郊畦咭叮咭咭咯咯觐对景命蠲烦可知道劣把头利械路德美美猛起蒙庄子棉纺靡财辟如清平期契奇趣上公烧点生疑舍实听声设许世谟手轮霜鸦顺意谈津危狭向火象征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