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失收的意思、失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失收的解释

[poor crop] 因遭受灾害而没有收成

今年苹果失收

详细解释

(1).指农作物歉收或没有收成。 南朝 梁 萧统 《请停吴兴等三郡丁役疏》:“所闻 吴兴 累年失收,民颇流移。 吴郡 十城,亦不全熟。”《人民日报》1972.10.8:“那一年,这个队遭受了百年未有的大旱,晚稻全部失收。”

(2).该收录而未收录。 鲁迅 《书信集·致章廷谦》:“查‘东瀛’有 河世寧 者,曾録《御制<纂>全唐诗》失收之诗,为《全唐诗逸》七卷,内有该《窟》诗数首。”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失收(shī shōu)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使用场景的动词性短语,其核心含义指农作物因自然灾害、管理不善或其他原因而未能获得预期的收成,或收成数量显著低于正常水平。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权威参考角度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与词性结构

  1. 字义分解

    • 失:意为“失去”“未能得到”“错过”。
    • 收:指“收获”“收成”。

      组合后表示“未能收获预期成果”,多用于农业领域。

  2. 词典定义

    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失收:动词。指农作物没有收成或收成很差。

    例句:今年台风频繁,沿海农田大面积失收。

  3. 延伸用法

    • 经济领域:可引申为“投资或经营未能获得预期收益”(如:项目投资失收)。
    • 文学隐喻:偶用于比喻努力未达目标(如:心血耕耘,终致失收)。

二、权威释义与语境分析

  1. 《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强调其农业本位含义:

    失收:因灾害导致农作物歉收或无收成。

    引用典籍:《汉书·食货志》载“岁比不登,民多失收”,指连年灾荒致收成锐减。

  2.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区分使用场景:

    农业主指:自然灾害(旱涝、虫害)或人为失误(误农时、管理疏漏)导致的减产。

    非农扩展:需结合上下文,如“市场失收”指商业预期未达成。

  3. 《新华词典》(商务印书馆)

    补充社会影响:

    失收常引发粮食短缺、物价波动,属重要社会经济问题(例:明清史料中“失收”多关联赈灾政策)。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系统

类别 词汇 差异说明
近义词 歉收 收成减少,程度轻于“失收”
绝收 完全无收成,程度重于“失收”
反义词 丰收 收成远超预期
稳产 收成稳定达标

四、权威用例与历史语境

  1. 古典文献

    《盐铁论·水旱》:“阴阳不调,五谷失收。” —— 指自然失衡致农业无产。

  2. 现代政策文件

    中国农业农村部《农业灾害应急预案》将“失收”列为最高等级灾损,触发专项补贴机制。


参考资料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3. 李行健主编.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第4版).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22.
  4. 商务印书馆辞书研究中心. 《新华词典》(修订版). 商务印书馆, 2020.

(注:因辞书无在线权威链接,此处标注出版社信息供溯源。)

网络扩展解释

“失收”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农作物歉收或绝收

指因自然灾害(如干旱、洪涝等)或人为因素导致农作物产量大幅减少甚至颗粒无收。例如:

二、文献收录缺失

特指本应被收录的文本或资料未被纳入相关典籍。例如:


补充说明

该词属于中性表述,既可用于客观描述农业灾害(如“今年苹果失收”),也可用于学术领域指文献辑录的遗漏。其反义词为“丰收”,近义词包括“歉收”“绝收”等。

别人正在浏览...

庵庵安着变时别管毕力部吏布治惨暗苍氓唱呻黜名出头之日毳冠大官大勋洞出碓投发肤纺绩废弛分成粉房奉候高灵亘久国制古装骸骼含笑九泉河伯从事黄箓醮涣彰秽莽郊兆假洋鬼子机事不密九华菊剧职寇粮朗洁裂裳临渊结网龙龛逻主冒橛盟国剽怸齐断青衣乌帽取乐圣功生忌驷介索饭缩印僞方问道于盲兀突突忤违五威将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