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敕甲的意思、敕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敕甲的解释

五代 时对卑职官员不发告身,中书省录其授官制辞编号备案谓之“敕甲”。《新五代史·杂传十七·刘岳》:“故事,吏部文武官告身,皆输朱胶纸轴钱然后给,其品高者则赐之,贫者不能输钱,往往但得敕牒而无告身, 五代 之乱,因以为常,官卑者无復给告身,中书但録其制辞,编为敕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敕甲"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主要源于中国古代的文书制度和职官制度。其核心含义可以从字义和历史应用两个层面来理解:

  1. 字义解析:

    • 敕: 本义为告诫、嘱咐。在古代,特指皇帝的诏书、命令。它代表着至高无上的皇权,是帝王下达指示、任命官员、颁布政策的法律文书形式。例如,《说文解字》释“敕”为“诫也”,后专指帝王的诏命。
    • 甲: 本义指天干的第一位,引申为“第一”、“首位”、“优秀”或“重要”。在文书语境中,“甲”常指文件、文书、名册或凭证。例如,科举中进士及第者的名册称为“甲榜”或“金榜”。
  2. 历史含义与用法:

    • “敕甲”合称,最核心的含义是指: 由皇帝亲自下令签发或批准的授官文书、任命状或证明文件。
    • 具体应用场景(尤指明清):
      • 科举授官: 这是“敕甲”最典型的用法。在明清科举制度中,新科进士(尤其是殿试后获得进士出身者)被授予官职时,其任命并非直接由吏部发出,而是需要上报皇帝,由皇帝亲自批准签发任命状。这份由皇帝敕命签发的任命文件,就被称为“敕甲”。它象征着该官职的授予直接源于皇帝的恩典和权威,区别于吏部常规铨选的任命(称为“部选”或“部甲”)。
      • 特殊任命: 有时也指皇帝特别敕令颁发的其他重要凭证或文件。

“敕甲”意指由皇帝亲自下令签发或批准的授官文书(任命状)或其他重要凭证。 它特指那些需要皇帝直接过问、批准并下达敕命的重要任命文件,尤其在明清时期用于指代新科进士经皇帝敕命授予官职的正式文书,体现了皇权在官员任命中的直接干预和最高权威。

参考资料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敕甲”一词在不同历史语境中有两种主要解释,需结合具体背景理解:

1. 成语含义(激励将士)
指皇帝亲自下令为将士颁发甲胄,象征对军队的认可与鼓舞。该用法源于古代战争时期,通过授予防护装备提升士气,激励士兵奋勇作战。现代引申为对他人勇气的赞赏或面对挑战时的自我激励,常用于表达支持性语境。

2. 五代官职制度
指五代时期对低级官员的特殊任命方式。具体流程为:中书省将授官诏令(敕)编号存档,但不发放正式任命文书(告身)。这种做法主要针对品阶较低的职位,可能与节省行政成本或简化流程有关,如《新五代史》记载贫困官员常因无力支付文书费用而仅获“敕甲”。

注意:两种解释分别适用于文学比喻与历史制度场景。若涉及具体文献解读,需结合上下文判断指向哪一种含义。

别人正在浏览...

阿尔汗布拉宫背珥背光性兵众不师参柴春妆词科刺文存储器寸进尺退错纷蹈矩践墨大事不糊涂冻毫东明锋剑佛戒服气福至心灵诡説红白大礼花曲恚怨获准见地兼土接绝记验举鼎絶膑絶漠郎官清辽祖溜垂柳腰莲脸镂鸡子漫胡铭功前缘碛砾情甘青衫司马戚施三伏上蒸下报水裔讨击搨书手田游鳀冠悐悐通亲望洋而叹危苦闱墨文风五父五行相克象魏械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