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酢浆草的别名。 明 徐光启 《农政全书》卷四六:“酸浆草,《本草》名酢浆草,一名醋母草。”参阅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
“醋母草”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及相关信息如下:
醋母草(拼音:cù mǔ cǎo)是酢浆草的别名。酢浆草是一种常见草本植物,因其茎叶含酸味而得名(“酢”通“醋”)。明代《农政全书》和《本草纲目》均记载了这一名称的由来。
植物特征
酢浆草为多年生草本,叶片呈倒心形,开黄色小花,广泛分布于温带至热带地区。其茎叶酸味明显,民间常称“酸浆草”或“醋母草”。
其他说法辨析
该词最早见于明代徐光启《农政全书》,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九·酢浆草》亦有收录,说明其命名具有历史渊源。
若需进一步了解酢浆草的药用或植物学特性,建议参考权威中医药典籍或植物分类资料。
醋母草是指一种草药植物,科学名称为峨眉醋草。它属于蔷薇科鸢尾属,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该词的意思是指这种草药。
醋母草的拆分部首为酉、屮、艹,总共有12画。
《醋母草》一词最早出现在《隋书·本草志上草二》中。隋代时,草木书籍中开始出现对植物的描述,其中就包括了醋母草。
醋母草的繁体字为醋母草。
古代对于醋母草的描述写法并不完全一致,有些文献中使用了相似的字形,而有些则略有不同。例如,有的文献将醋母草写作醋酒草,有的写作酢草。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因时代变迁和不同文化背景而有所不同,因此对于醋母草的描述也有所差异。
1. 他的伤口肿了起来,于是我给他用醋母草敷上,希望可以快速消肿。
2. 这种醋母草可以作为中药使用,对于一些皮肤疾病有一定的疗效。
组词:醋草、酢草、醋酒草
近义词:醋草、酢草
反义词:-
白蔕报寃鞁乘边封鼻水逋播钗鱼琤然饬脩打干大谋丹桂嫡出逗趣锻练方向盘飞伏凤尾诺凤语负河搆怨关闬含态皓齿明眸浩溔黑糁糁黑鸩亨鱻虹草徽柔挢拂吉卜赛孑轮景星凤凰井邑田谨记冀群镌级决徒扛抬昆府劳恤列陈緑寳石驴唇马觜木齿呕嘎欠情启荜权豪势要屈奇省舍盛衰兴废书囊束如牛腰颓业窝憋雾锁云埋獬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