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正的意思、督正的详细解释
督正的解释
矫正;纠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音辞》:“吾家儿女,虽在孩稚,便渐督正之;一言讹替,以为己罪矣。”
词语分解
- 督的解释 督 ū 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刬 )(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笔画数:; 部首
- 正的解释 正 è 不偏斜,与“歪”相对:正午。正中(峮 )。正襟危坐。 合于法则的:正当(刵 )。正派。正楷。正规。正大光明。正言厉色。拨乱反正。 合于道理的:正道。正确。正义。正气。 恰好:正好。正中(恘 )
网络扩展解释
“督正”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dū zhèng,属于书面用语,含义为矫正、纠正,通常用于指对他人的言行或错误进行规范或修正。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 督:本义为监督、督促,引申为规范、指导。
- 正:指符合标准或正确方向,引申为修正、调整。
- 合义:通过监督或指导的方式纠正偏差,使回归正轨。
2.使用场景
- 传统语境:多用于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或师长对学生的教导。例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中提到,家长会在孩子幼年时“渐督正之”,及时纠正其语言发音错误。
- 现代扩展:也可用于工作、学术等场景中,如上级对下属的督导,或团队内部的规范管理。
3.相关例证
4.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匡正、矫正、督导、规正
- 反义词:纵容、放任、姑息
“督正”强调通过监督和规范实现纠偏,既有权威性又有教育意义,常见于传统教育或管理语境。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颜氏家训》等古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督正》这个词是指监督和纠正的意思。下面是对该词的详细解释:
部首和笔画:
- 部首:目部(目字旁)
- 笔画:10画
来源:
《督正》一词的来源于中国古代的文献和文化。在古代,官员被授予督正之职,即负责监督和纠正下属的行为,以确保工作的顺利进行。
繁体:
《督正》这个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和简体字相同,不会有任何改变。
古时候汉字写法:
古代文字的字形与现代汉字有所区别,但《督正》这个词的字形并未发生太大变化。
例句:
- 领导必须督正员工的工作,以确保工作的质量。
- 督正制度是一种监督机制,可以有效解决问题。
- 这位教师用严格的要求督正学生的学习行为。
组词:
其他带有“督正”的词语包括“督正制度”、“督正工作”、“督正职责”等等。
近义词:
- 监督:监测、监察、审查
- 纠正:修正、矫正、纠偏
反义词:
- 放任:放任、纵容、驰容
- 宽容:宽大、宽恕、包容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