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水碓的意思、水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水碓的解釋

[rice-polishing device using water power;water power trip-hammer for husking rice] 靠水力來舂米的器具

詳細解釋

利用水力舂米的器械。《三國志·魏志·張既傳》:“ 既 假三郡人為将吏者休課,使治屋宅,作水碓,民心遂安。” 唐 岑參 《晚過盤石寺禮鄭和尚》詩:“岸花藏水碓,谿水映風爐。” 明 宋應星 《天工開物·攻稻》:“凡水碓,山國之人居河濱者之所為也。” 範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二編第三章第四節:“水碓是用水力激木輪舂米的器械,發明當在 東漢 時期。”參閱 明 徐光啟 《農政全書》卷十八。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水碓是中國古代利用水力驅動的糧食加工器械,主要用于舂搗谷物、香料或造紙原料,屬于傳統農業科技的重要發明。以下從詞典釋義、結構原理及曆史應用角度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漢語大詞典》定義:

水碓(shuǐ duì)

利用水力帶動的舂米設備。通過水流沖擊輪葉,驅動碓杆上下運動,替代人力完成舂搗作業。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補充:

水碓多建于溪流沿岸,由水輪、碓杆、碓臼組成,是古代自動化機械的典型代表。


二、結構原理

  1. 核心組件

    • 水輪:受水流沖擊旋轉,将水力轉化為機械能。
    • 碓杆:末端安裝杵頭,通過水輪凸齒撥動,實現周期性擡升與下落。
    • 碓臼:石制容器,承接谷物并承受舂搗。

      來源:《天工開物·粹精》(明·宋應星)記載:“水碓之法,水激輪轉,則軸間撥闆穿插碓尾,一舂一落。”

  2. 工作流程

    $$

    text{水流勢能} rightarrow text{水輪旋轉} rightarrow text{凸齒撥動碓杆} rightarrow text{杵頭舂搗碓臼内物料}

    $$


三、曆史應用與文化意義


四、現存實例與學術研究

浙江麗水、福建龍岩等地仍存明清水碓遺址,被列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農史學界視其為研究古代水力機械的核心實物,相關成果見于《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史稿》(中國農業出版社)。


參考資料

  1.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
  2. 《天工開物》(明·宋應星,廣東人民出版社點校本)
  3. 《齊民要術譯注》(北魏·賈思勰,上海古籍出版社)
  4. 《中國古代農業科技史圖說》(中國農業博物館編)

網絡擴展解釋

水碓是中國古代一種利用水力驅動的農業加工工具,主要用于舂米、搗碎礦石或竹篾紙漿等作業。以下是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别稱

水碓又稱“機碓”“水搗器”“翻車碓”等,其核心功能是通過水力、杠杆和凸輪原理,将水流能量轉化為機械動力,替代傳統人力或畜力完成糧食加工。

二、結構與工作原理

  1. 核心組件

    • 立式水輪:裝有闆葉,通過水流推動旋轉。
    • 撥闆與碓杆:水輪轉軸上的撥闆周期性撥動碓杆,使碓杆另一端的石碓頭擡起并落下。
    • 石臼:放置稻谷、竹材等加工物的容器,承受碓頭的沖擊。
  2. 運作流程
    水流驅動水輪轉動→撥闆帶動碓杆→碓頭反複捶打石臼中的物料,實現脫殼或粉碎。

三、曆史與應用

四、文化影響

唐代詩人岑參等曾提及水碓,反映其在古代生産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如今,部分傳統村落仍保留水碓遺迹,成為研究古代科技與農業的實物資料。

如需進一步了解水碓的樂高模型或曆史文獻案例,可參考原始内容。

别人正在浏覽...

白緣逼從撤根到底踔厲駿發撮泡丹白丹田恩數防身刀非累封畺賦物改惡從善高翔遠翥閤門工字鋼孤蹤鴻體話岔兒回避将在外,主令有所不受椒栢酒交屬擊鉢催詩睫睫寄任掘發快攻兩龔離鳥臨摹流潢麻沸散貿亂魅虛廟攻彌天蓋地木鲸鬧穰穰蹑基骈穗霹靂手乾忽剌潛休隱德巧飾怯生軟癱山棚施鈎鸤鸠态度薹芥談閑天蝭跂通體投栖威附嵬然夏爐冬扇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