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工的意思、书工的详细解释
书工的解释
(1).缮写人员。《新唐书·文艺传上·崔行功》:“初, 太宗 命祕书监 魏徵 写四部羣书,将藏内府,置讎正二十员,书工百员。”
(2).犹书人。 宋 苏轼 《题王逸少帖》诗:“颠 张 醉 素 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参见“ 书人 ”。
词语分解
- 书的解释 书 (書) ū 成本的著作:书籍。书刊。书稿。书香。书卷气(指在说话、作文、写字、画画等方面表现出来的读书人的风格)。书生气(指读书人脱离实际的习气)。 信:书信。书札。书简。书函。 文件:证书。说明
- 工的解释 工 ō 个人不占有生产资料,依靠工资收入为生的劳动者:工人。工人阶级。工农联盟。 制造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生产事业:工业。工业革命。 从事体力或脑力劳动:工作。工厂。竣工。 工作量:记
专业解析
"书工"一词在汉语中属于较为专业的词汇,其含义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依据权威汉语工具书及古籍文献:
-
指代从事抄写、书写工作的匠人或职业书写者:
- 这是"书工"最核心的含义。它特指古代或传统社会中,以替人书写、抄录文字为职业的人。他们通常具备工整的书写技能,但未必是书法艺术家,其工作更侧重于实用性的文书誊抄、书籍复制、公文书写等。
- 来源依据: 《汉语大词典》收录此义项,并引用了宋代董逌《广川书跋》中的相关记载。古代文献中,"书工"常与"画工"(绘画工匠)并称,指代技艺娴熟的书写匠人。例如,在描述官方文书制作或书籍刊刻时,会提及雇佣"书工"进行誊写。
-
指书法艺术的功力、造诣或风格:
- 在书法评论领域,"书工"可以引申指书法家所具备的书写技巧、笔墨功夫以及由此形成的艺术表现力。它侧重于评价书写者在技法层面的熟练程度和掌控能力。
- 来源依据: 此义项可见于古代书论著作。例如,在品评书法作品时,评论家可能会说某作品"书工深厚"或"书工精湛",意指其技法纯熟、功力扎实。明代陶宗仪《书史会要》等书学著作在评价书家时,会涉及对其"书工"(即书写技艺水平)的评述。
"书工"一词主要包含两层含义:
- 本义: 指以书写、抄录为职业的工匠(职业称谓)。
- 引申义: 指书法艺术的技巧、功力或风格(艺术评价)。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不高,多见于研究古代文书制度、书法史或引用古籍的语境中。
参考资料来源: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 - 权威大型汉语语文辞典。
- 《广川书跋》(宋·董逌) - 古代书法题跋著作。
- 《书史会要》(明·陶宗仪) - 古代书法史著作。
网络扩展解释
“书工”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层含义:
一、基本释义
-
缮写人员
指古代专门从事文献抄写、校对或文书整理工作的人员。例如《新唐书》记载,唐太宗曾命魏徵组织“书工百员”整理四部群书。
-
书人(书法家)
泛指擅长书法的人,尤其指技艺精湛的书法家。宋代苏轼在《题王逸少帖》中曾用“书工”形容张旭、怀素等书法大家。
二、延伸解析
- 词源构成
“书”指书写或书法,“工”表示技艺或职业,组合后既指职业抄写者,也引申为书法造诣深厚的人。
- 使用场景
多用于古代文献或诗词中,现代语境下较少使用,常见于对书法艺术的评价或历史文书工作的描述。
三、例句参考
- 《新唐书》提到“置书工百员”,说明其作为职业的规模性。
- 苏轼诗句“追逐世好称书工”,则体现了对书法家社会地位的描述。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可参考《新唐书》或苏轼诗词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白话诗便假若敝撤博弈伯远帖不停当残灯末庙程朱之学陈诗纯挚词林电灯电压互感器点闸钉钯鼎象阏密頟颡方奇法味風幡分色福德绵鼓吹词龟字国工横征暴赋花管架落践事交柯讥嘲诘鞫讦言疾雷峻危克已奉公库司揽结老成持重陆离莽宕牡麻蔫呼呼漂摆青昊青廓善经式灋腾陵梯林同栖歪变腽腯为头夏鼎县封相叫项羽堆仙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