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按亲属关系而从其丧服。《礼记·丧服小记》:“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 孔颖达 疏:“属从者,所从虽没也服,此明属从也。属者,骨血连续以为亲也,亦有三:一是子从母服母之党;二是妻从夫服夫之党;三是夫从妻服妻之党。此三从虽没,犹从之服其亲也。”
“属从”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主要与亲属关系和礼仪制度相关,以下是详细解释:
“属从”指按照亲属关系服丧的礼仪制度,即根据血缘或婚姻关系,确定丧服的规格和服丧期限。这一概念源于《礼记·丧服小记》,孔颖达的注释进一步说明其核心是“骨血连续以为亲”。
根据古代礼制,“属从”包括三种情况:
在部分文献中,“属从”也指部属跟随或隶属关系。例如:
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词义。若涉及亲属服丧,则指向礼仪制度;若涉及历史事件,可能指部属关系。
以上信息综合自古代典籍注释及相关历史用例。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礼记》原文或礼制研究专著。
《属从》是一个汉语词汇,既可以作名词,也可以作动词。作名词时,指的是属下、下属、部属的意思,特指在组织、机构中从属关系的人;作动词时,表示归属、从属的动作。
《属从》的部首是尸,共有7个笔画。
《属从》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字,字形演变至今仍然保存下来。该词的意思在古代与现代的用法基本相同。
在繁体字中,“屬從”是《属从》的对应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属从》在古时候的写法也有所变化。具体来说,该词在古代的写法为“屬從”。
1. 他是公司的一个属从,负责协助上级完成工作。
2. 在这个团队中,大家都是属从,需要互相合作。
附属、属于、属地、属意、属实。
下属、部属、属下。
上级、主宰、统领。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