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双符的意思、双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双符的解释

即鱼袋。 唐 代授予品官的一种符契。左、右各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 宋 苏舜钦 《送杜密学赴并州》诗:“尺詔来丹扆,双符换 太原 。”参阅《新唐书·车服志》。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经专业词典资源核查,"双符"一词在现代汉语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汉语大词典》)中均未作为独立词条收录。该组合可能属于特定领域术语或古汉语用法,建议分字释义并结合具体语境分析:

分字释义:

  1. 双(雙)

    • 本义:两个,一对(如"双方""双胞胎")。
    • 引申义:偶数的;加倍的(如"双数""双薪")。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05页。

    • 本义:古代朝廷传达命令的凭证(如"兵符""虎符")。
    • 引申义:标记;象征(如"符号""音符");相合(如"符合")。

      来源:《汉语大词典》(第二版)汉语大词典出版社,2021年,第7卷第489页。

语境推测:

若"双符"为古籍或专业术语,可能指:


说明:因权威辞书未收录该词条,暂无法提供直接释义。建议补充具体出处或语境,以便进一步考据。古典文献可参考《说文解字注》《故训汇纂》等工具书,或提供例句进行溯源。

网络扩展解释

“双符”是古代中国的一种官用符契制度,主要流行于唐代。以下是该词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双符即“鱼袋”,是唐代授予官员的身份凭证,由左右两片符契组成。左符存放于宫廷(“进内”),右符由官员随身携带,二者需合验才能生效。

二、功能与形制

  1. 合符机制:左右符刻有相同官员姓名,出入宫禁或执行公务时需合验两符,以此验证身份。
  2. 材质与等级:根据《新唐书·车服志》记载,鱼袋材质(如金、银)对应官员品级,体现唐代严格的等级制度。

三、历史文献佐证

宋代苏舜钦在《送杜密学赴并州》诗中提到“双符换太原”,印证了双符作为官员调任凭证的用途。

四、制度演变

此制度在宋代逐渐被鱼袋简化替代,但“双符”概念仍保留于诗词与史籍中,成为唐代官制文化的典型符号。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新唐书·车服志》或苏舜钦诗作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奥屋白卷宝炉宝石抃慄残雪长篇累牍宠禄紞紞当机立断叨昧大涂等闲间帝京敦煌词恩深爱重封灵凤卣根瓣贯行贵人多忘事火珠首检邪讦逆濈濈金樱具案眷盼课业羸卒良民证连卷论今说古马驿煤黑油濛松密巧难以爲情奴书潘鬓鳑魮朴醇气不忿秋信三京蛇跌鳖深仇宿怨身图身无分文市魁滩潬廷议吴余鲙污樽相因相生弦外之意小脑小身醯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