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喜又惧。 明 方孝孺 《寿善堂记》:“穷山遐裔之人,莫不稽首抃慄,俯伏内省,惟恐弗足称詔旨,当厚恩。”
"抃慄"是古代汉语中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字形、语义及文献用例三方面解析:
一、字形分析 "抃"字从手、卞声,《说文解字》释为"拊手也",本义指两手相击作声的拍手动作。"慄"字从心、栗声,《玉篇》训作"战慄也",本指因恐惧而肢体颤动。二字组合构成并列式复合词,形成动作与心理的联动表达。
二、语义演变 《汉语大词典》(第3卷,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收录该词条,标注其核心语义为"喜悦与恐惧交织的心理状态"。具体表现为:
三、语用特征 该词多出现于史书及礼制文献,具有以下使用特点:
文献来源参考: 《说文解字注》段玉裁注本(中华书局2013年版)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修订版) 《古代汉语词典》(第2版,商务印书馆2014年)
您查询的“抃慄”可能存在拼写错误。经核实,未在权威词典和文献中发现该词的明确释义。不过根据发音和字形推测,可能与以下两种词汇相关:
楖栗(jí lì)
指一种木质坚硬的树木,古代常用作手杖或禅杖材料。例如:
战栗(zhàn lì)
若您实际想查询的是“战栗”,则为常见词汇,表示因恐惧、寒冷等而发抖。例如:“听到巨响后浑身战栗”。
建议:
案放保加利亚人並傳柴米夫妻昌洋陈让黜退处子跐住翠羽明珠村妓村耆大旱云霓淡辞大物断粮独称杜家中弟放眼凤京浮户伏猎服辂耕槃共气贯斗才广运汉堡包黄巾毁风败俗护院简截了当鲛鮹挟主行令解粽京样九回曲抗首口采老汉良裘利穴排中律朋比笸箩裒多增寡蒲矢晴襟荣曜石耜守候手艺丝瓜络谈空透露望齐门偎琐相磨咸丸子虓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