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民众的征敛。 唐 韩愈 《荥阳郑公神道碑文》:“削四邻之交贿,省姱嬉之大燕,校讲民事,施罢不竢日,用能以十月成政,氓征就宽,军给以饶。”
“氓征”是一个汉语词语,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存在两种解释,需结合语境具体分析:
对民众的征敛
该解释源自唐代韩愈的《荥阳郑公神道碑文》,指对百姓的赋税征收。例如文中提到“氓征就宽”,意为通过政策调整减轻民众的赋税负担。此处的“氓”(读音为méng)指代普通百姓或外来移民,“征”则为征税、征敛之意。
被迫迁徙的困境
另一种解释出自《左传·昭公二十一年》,原文为“氓之征也,不可逃也”,形容百姓受压迫后流离失所的境况。这里的“氓”读音为máng,指受欺凌的民众,“征”表示被迫迁徙。
辨析与补充:
建议在具体文献中结合时代背景和语境选择适用释义。
《氓征》是指“氓”的征税,指的是古代社会中对低下阶层、贫民征收的税款。
《氓征》的部首为“气”,总共有12画。
《氓征》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经典文献。《论语·卫灵公》中有一句:“野服君,吾往矣,乘氓之车。”这里的“氓”即指的是底层贫民,而“征”则表示对他们的征税。
《氓征》的繁体字为「氓徵」。
古代的汉字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氓」在古时写作「氀」,「征」则可写作「徵」。
1. 古人云:“乘氓之车,以犯天譴。”
2. 《诗经·大雅·民劳》中有句:“民生济济,如水之流,於穀孔穀。”这里的“民劳”即指的是贫苦的底层民众。
1. 贫苦群众
2. 底层人士
1. 贫穷
2. 贫困
1. 富裕
2. 财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