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谦称己身。旧题 汉 李陵 《与苏武诗》之一:“欲因晨风发,送子以贱躯。” 南朝 梁 何逊 《敬酬王明府》诗:“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 清 黄景仁 《新咏》:“贱躯一何眇,前后各千载。”
“贱躯”是汉语中一个谦辞,主要用于古代诗文或书信中,指代说话者自己的身体或存在,表达自谦之意。以下是详细解释:
“贱躯”由“贱”和“躯”组成:
组合后意为“卑贱的身体”,用于谦称自身,常见于文人交流或正式场合的书面表达。
语境限制
多用于古代诗文、书信,如李陵《与苏武诗》中“送子以贱躯”,或南朝何逊诗句“贱躯临不测”,体现对对方的尊重。
近义词
同类谦辞包括“贱体”“粗躯”,均通过贬低自身以示谦逊。
现代使用
当代口语中已罕见,但在仿古文体或特定文学创作中偶有出现。
该词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代使用需注意场合,避免语境错位。如需了解更完整的历史用例,可参考《汉语大词典》或古典文献。
贱躯是一个汉语词语,形容一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好或者贫弱。当一个人的身体弱小或者不健康的时候,可以用贱躯来形容。这个词在现代汉语中带有一定的贬义。
贱躯的拆分字首是"贝"和"足",其中"贝"是贝壳的意思,属于金字旁。"足"是脚的意思,属于自然部。整个词共有14个笔画。
贱躯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在古代,贱躯并没有贬义,而是形容一个人身体弱小、不健康或贫瘠的状态。
贱躯的繁体写法为「賤軀」,其中「賤」用「⿰身貝」,「軀」用「⿰衤足」。
贱躯这个词的古时候汉字写法为「賤躯」,其中「賤」用「⿰貝身」,「躯」用「⿱足卜」。
1. 他的贱躯无法承担重体力劳动。
2. 这位老人由于年迈,已经变得贱躯不支。
3. 他生长在偏远的山村,一直是个贱躯的孩子。
贱躯的组词可以有:贱躯不堪、贱躯飘零、贱躯羸弱
贱躯的近义词有:瘦弱、衰弱、虚弱
贱躯的反义词有:健壮、强壮、健康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