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德度的意思、德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德度的解释

(1).道德法则。《左传·襄公四年》:“鉴于 后羿 ,而用德度,远至邇安。”

(2).道德气度。 宋 叶适 《法度总论三·资格》:“彼其号为德度智略,足以居大位者,亦已素许之矣,特欲其履歷以实之而已。” 清 朱仕琇 《道南讲授序》:“德度凝粹,莫窥其际。”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德度"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可从字义分解与合成词义两方面阐释:

一、字义分解

  1. 德(dé)

    本义指道德、品行。《说文解字》释为"升也",引申为高尚的操守与行为规范。在儒家思想中,"德"是个人修养与社会和谐的基石,如《论语·为政》强调"为政以德"。

  2. 度(dù)

    原指计量标准,《说文解字》称"法制也",后扩展为法度、准则。《尚书·舜典》"同律度量衡"即体现其规范意义,引申为行为尺度和处事分寸。

二、合成词义

"德度"作为复合词,最早见于先秦典籍,其核心含义为:

道德准则与行为法度的统一体,具体包含两层内涵:

  1. 内在修养的德行高度

    指个人品德所达到的境界,如《左传·襄公四年》"恃其德度"(依凭其道德高度)。

  2. 外在行为的规范尺度

    指符合礼法的言行标准,如《史记·礼书》"德度允备"(道德法度完备得当)。

三、典籍用例佐证

四、现代释义

在当代汉语中,"德度"强调道德修养与行为规范的辩证统一,常用来形容:

  1. 兼具仁德胸怀与处事原则的人格特质
  2. 符合社会伦理的言行分寸感
  3. 领导者的德行感召力与制度约束力

典籍来源参考

释义综合《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辞源》(第三版)及《十三经注疏》经典注疏,重点例证引自:

网络扩展解释

“德度”是一个汉语复合词,包含两层核心含义,其解释及用法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道德法则
    指符合社会规范的伦理准则或行为标准。
    出处:《左传·襄公四年》记载“鉴于后羿,而用德度,远至迩安”,强调以德度作为治国准则。

  2. 道德气度
    形容人的品德修养与内在风范,如《法度总论》中提及“德度智略足以居大位”,指兼具德行与气度的领袖特质。

二、用法与示例

三、相关词汇

四、补充说明

该词多用于书面语境,现代使用频率较低,但在讨论传统文化或历史人物时仍具参考价值。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左传》《法度总论》等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暗访按需分配办置背吕碑颂标售避课不甘后人登配涷馁东搜西罗惇诲傅粉何郎高步通衢关垂馆东过刑劾状嘒唳火所钾肥戛摩夾衣金杵精整襟灵妗娘姬妾极玄开合自如克复捆子赖骨顽皮零涕陵越六穗龙攎脔股绿蓑青笠芒颖毛咕没分晓昧死以闻门皁牧身欧虞盘萦匹头群飞蒻席撒极禅变沈翔施舍酸斋谈犀讬醉夏南歇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