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e embarrassed;be put in an awkward position] 陷于为难的境地
我第一次看见这个新道学家受窘
陷入为难的境地。 巴金 《春天里的秋天》二六:“我第一次看见这个新道学家受窘,但是我却气得要哭了。” 丁玲 《梦珂》三:“她竭力振刷自己,但为了避免受窘,便故意的想起不关紧要的事。”
受窘是一个汉语动词,指人因陷入尴尬、难堪或困顿的境地而感到局促不安的状态。以下从词典释义、用法及语言学角度详细解析: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定义为:“陷入为难的境地;感到难堪。”强调因外界压力或突发状况导致的心理不适。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第1205页。
《汉语大词典》
解释为:“遭受困迫;处境尴尬。”侧重描述被动承受的困境及由此产生的心理反应。
来源: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第3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7年,第235页。
构词解析:
“受”表示被动承受,“窘”本义为“困迫”(《说文解字》:“窘,迫也”),组合后指被动陷入窘迫的心理状态。
典型语境:
鲁迅《彷徨·祝福》中,祥林嫂被众人嘲笑改嫁经历时,“她张着口怔怔的站着,直着眼睛看他们,接着也就走了,似乎自己也觉得受窘。”此例生动体现因道德批判产生的难堪。
来源:鲁迅,《彷徨》,人民文学出版社,1973年。
词语 | 差异点 |
---|---|
尴尬 | 侧重短暂性局促(如社交失礼) |
困窘 | 强调持续性的经济或精神压力 |
难堪 | 与“受窘”近义,可互换使用 |
“受窘”属被动性心理动词,需外因触发(如他人质疑、环境压迫),其程度高于“尴尬”,近于“狼狈”。现代汉语中多用于描述社交场景中的心理反应,较少指物质匮乏(此义项多见于古汉语)。
参考资料:
“受窘”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shòu jiǒng,表示陷入尴尬或难堪的境地。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含义
指因某种原因感到为难、困窘,常因突发情况或他人言行引发心理上的不适感。例如在公开场合被质问或犯错时,容易产生这种情绪。
使用场景
近义词与翻译
例句参考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受窘”多用于描述被动陷入窘境的状态,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其情感色彩。
晻淡霸气罢朽辩富边甲比疎草架常山蛇承续持刀动杖吹齑丛遽大家打山等威典志冬年节多垒遏密八音法水港元高帽稾人高温作业宫苑公助鬼事憾轲翰毛横眉毛竖眼睛红日三竿笺牍讲树娇养狂笔拉劝敛芒麟鹿绿茸茸眊悖面命面如灰土模古末食攀岩跷球青草湖人踪三籙士行司聪贪婪无餍窕窕团蕉徒言微尰先妣仙侣县士小学校